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楚囚相对

楚囚相对

楚囚,本指楚人之被俘者。后以处境窘迫的人相聚称为楚囚相对。公元前582年,晋景公视察军用仓库,见到一个楚国打扮的囚徒,便问他是什么人?官吏回答说,是郑人所献的楚国俘虏,名叫钟仪。晋侯让人把他放出来,召见并且慰问他。而且还询问他的身世、职业和楚国国君等情况。钟仪在回答中,操楚音,并在言谈话语中表现了强烈的故国之思,从而使晋侯对他非常尊重,特地派人把他送回楚国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晋侯观于军府,见钟仪。问之曰:‘南冠而挚者,谁也?’有司对曰:‘郑人所献楚囚也。’使税之,召而吊之。再拜稽首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:‘当共戮力王室,克服神州,何至作楚囚相对!’” 秋瑾《感时二首》:“楚囚相对无聊极,樽酒悲歌涕泪多。”


主谓 楚囚,被俘的楚国人。处境窘迫的人相对而泣。语本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晋侯观于军府,见钟仪,问之曰:‘南冠而絷者谁也?’”有司对曰:‘郑人所献楚囚也。’”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12:“吾曹期不愧天日,不愧朝廷,不愧百姓耳。成败利钝,造物司之。今日之行,荣于登仙,诸君何至作~?”△用于形容人。 →牛衣对泣 ↔中流击楫。也作“楚囚对泣”。


【词语楚囚相对】  成语:楚囚相对汉语词典:楚囚相对

猜你喜欢

  • 诗婢

    源见“郑玄家婢”。指能诗的婢女。清 朱锡《幽梦续影》:“花是美人后身……抹丽,解事雏鬟也;木夫容,中年诗婢也。”清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三〇六:“风雪盈裾好持赠,预教诗婢识江南。”【词语诗婢】   汉语

  • 嚬眉

    源见“东施效颦”比喻胡乱模仿、效法。唐黄滔《谢试官启》:“自提携江笔,铿掷孙金,投身而倾动龙宫,挥手而震惊蟾窟,时争垫角,俗竞嚬眉。”【词语嚬眉】   汉语大词典:嚬眉

  • 直挂云帆济沧海

    直:迳直,直接。云帆:形容帆大如云。济:渡。 迳直挂上云帆,横渡沧海,到达理想的彼岸。 形容追求理想,一往无前的气势。语出唐.李白《行路难三首之一》: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”朱晴方《难

  • 鲲鹏志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谓远大宏伟之志。阳兆鲲《中秋作》诗:“图南久负鲲鹏志,投北难餍豹虎心。”

  • 五风十雨

    汉王充《论衡.是应》:“风不鸣条,雨不破块,五日一风,十日一雨。”后因以“五风十雨”形容风调雨顺。宋杨炎正《水调歌头.呈辛隆兴》词:“不道七州三垒,今岁五风十雨,令是太平时。”见“十雨五风”。【词语五

  • 不毛之地

    不生长五谷草木的地方,形容土地的贫瘠荒僻。《公羊传.宣公十二年》:“锡之不毛之地。”也简作“不毛”。《三国志.蜀志.诸葛亮传》:“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。”偏正 原指种不了五谷的地方。后泛指不长植物贫瘠

  • 桂斧

    源见“玉斧修月”。指神话传说中修月之斧。清王夫之《沁园春》词:“桂斧谁修,玉砂难碾,琢就玲珑七宝装。”

  • 金门大隐

    源见“大隐金门”。指身在朝廷而志在隐逸。金耶律履《朝中措.寄云中完颜公》词:“金门大隐,管中谁见,位列清班。”【词语金门大隐】   汉语大词典:金门大隐

  • 不知何许人也

    何许:何处。 不知道是哪里人。 常用以称述来历不明的人。语出《文选.张衡〈思玄赋〉》“尉庞眉而郎潜兮”李善注引《汉武故事》:“颜驷不知何许人,汉文帝时为郎。”晋.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先生不知何许

  • 经达权变

    通达时宜,善于应变。《三国志.魏志.荀攸贾诩传评》:“荀攸、贾诩庶乎算无遗策,经达权变,其良、平之亚欤。”良、平:张良、陈平,汉高祖刘邦的谋土。并列 对事情能依据实情灵活处理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攸贾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