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海鸟悲钟鼓

海鸟悲钟鼓

战国.庄周《庄子.至乐》:“昔者海鸟止于鲁郊,鲁侯御(侍奉)而觞(劝饮)之于庙,奏九韶(古乐曲名)以为乐,具太牢(并用牛、羊、猪三牲)以为膳。鸟乃眩视而悲,不敢食一脔,不敢饮一杯,三日而死。此以己养养鸟也,非以鸟养养鸟也。”以己养养鸟,即以养自己的方式来养鸟,以主观代替客观。海鸟害怕《九韶》之乐,太牢之膳,三日而死。后因以“鲁禽”、“海鸟悲钟鼓”比喻身不由己,受到拘束,不堪于官宦生活。

唐.骆宾王《远使海曲春夜多怀》诗:“未安胡蝶梦,遽切鲁禽情。”唐.李商隐《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》:“海鸟悲钟鼓,狙公畏服裳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庄子·至乐》:“昔者海鸟止于鲁郊,鲁侯御而觞之于庙,奏九韶以为乐,具太牢以为膳。鸟乃眩视忧悲,不敢食一脔,不敢饮一杯,三日而死。此以己养养鸟也,非以鸟养养鸟也。”疏:“昔有海鸟,名曰爰居,形容极大,头高八尺,避风而至,止鲁东郊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海鸟曰爰居,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,臧文仲使国人祭之。”注曰:“爰居,杂县也。东门,城东门也。”

【今译】 有海鸟名叫爰居 (一名杂县),它形体极大,头高八尺,为躲避大风停落在鲁国的郊野 (一说东门外)。鲁侯以为是神鸟,就隆重地把它迎进庙里并献给它酒喝,演奏《九韶》的音乐让它听,用牛、猪、羊做它的饭食。而这只海鸟却被弄得头晕目眩惊慌悲愁,一块肉也不敢吃,一杯酒也不敢喝,三天之后就死了。这是按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,而不是按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啊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违背本情,使无所适从,结果与愿望相违; 或形容隐士不耐世俗烦嚣; 也借以形容大风。

【典形】 海鸟悲钟鼓、海禽心不怿、鲁禽情、鲁人疑海鸟、祀爰居、飨爰居、 寓鲁门、 鶢鶋悲愁、 爰居避风、 爰居厌鼓钟、爰居至、杂县避钟鼓、惊鶢鶋、 爰居致钟鼓、 鶢鶋非所弄、 不知钟鼓乐、 不乐钟鼓养、 鲁门鶢鶋。

【示例】

〔海鸟悲钟鼓〕 唐·李商隐《赠送前刘五经映》:“海鸟悲钟鼓,狙公畏服裳。”

〔海禽心不怿〕 唐·刘禹锡《游桃源》:“广乐虽交奏,海鸟心不怿。”

〔鲁禽情〕 唐·骆宾王《远使海曲春夜多怀》:“未安胡蝶梦,遂切鲁禽情。”

〔鲁人疑海鸟〕 唐·罗隐《村桥》:“莫学鲁人疑海鸟,须知庄叟恶牺牛。”

〔祀爰居〕 清·钱谦益《济上逢嘉禾项仲展》:“南国总看惊鹢羽,东门方拟祀爰居。”

〔飨爰居〕 南朝梁·江淹《嵇中散言志》:“咸池飨爰居,钟鼓或愁辛。”

〔寓鲁门〕 晋·郭璞《游仙诗》:“杂县寓鲁门,风煖将为灾。”

〔鶢鶋悲愁〕唐·李白《大鹏赋》:“精卫殷勤于衔木, 鶢鶋悲愁乎荐觞。”

〔爰居避风〕 北周·庾信《小园赋》:“况乃黄鹤戒霜,非有意于轮轩;爰居避风,本无情于钟鼓。”

〔爰居厌鼓钟〕 清·邵锦潮《喜晚香辞幕府归》:“偶同麋鹿游城市,终觉爰居厌鼓钟。”

〔杂县避钟鼓〕 清·韩菼《抵里门述怀》:“葵藿倾太阳,杂县避钟鼓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尺寸之功

    指微小的功勋。《战国策.燕策上》“夫民劳而实费,又无尺寸之功。”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一日数战,无尺寸之功。”偏正 数量极小、不值一提的功劳。语出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一日数战,无尺寸之功。”《三

  • 哭真长

    《晋书.刘惔传》:“刘惔字真长,沛国相人也。……累迁丹阳尹。……年三十六,卒官。孙绰为之诔云:‘居官无官官之事,处事无事事之心。’时人以为名言。后绰尝诣褚裒,言及惔,流涕曰:‘可谓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,

  • 河水九名

    黄河之水,一年之中共有九种不同的名称。正月凌解水,二、三月桃花水,四月麦黄水,五月瓜蔓永,六月矾石水,七月八月获苗水,九月登高水,十月复糟水,十一、十二月蹙凌水。明代张九韶《群书拾唾》:“凌解水、桃花

  • 陈凤宛然飞

    源见“卜凤”。比喻丧妻。唐沈佺期《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》:“潘鱼从此隔,陈凤宛然飞。”

  • 金貂取酒

    同“金貂换酒”。宋毛滂《感皇恩.镇江待闸》词:“银字吹笙,金貂取酒。”见“金貂换酒”。宋·毛滂《感皇恩·镇江待闸》:“银字吹笙,~,小小微风弄襟袖。”【词语金貂取酒】  成语:金貂取酒汉语大词典:金貂

  • 楚剑

    汉.刘向《说苑.指武》:“秦昭王中朝而叹曰:‘夫楚剑利,倡优拙。夫剑利则士多慓悍;倡优拙,则思虑远也。吾恐楚之谋秦也。’”据说古代楚地之剑,以锋利著称,名谓“楚剑”。后遂用为咏剑,或喻指有才华士人之典

  • 恶贯已盈

    同“恶贯满盈”。《金石萃编.唐玄宗〈批答裴耀卿等奏〉》:“小蕃背诞,恶贯已盈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某家惯作歹事,恶贯已盈。”见“恶贯满盈”。《金石萃编·唐玄宗〈批答裴耀卿等奏〉》:“小蕃背诞,

  • 丞相叹

    源见“李斯溷鼠”。慨叹人之贤不肖在于自处。宋 苏叔党《赋鼠须笔》诗:“既兴丞相叹,又发廷尉怒。”

  • 熊丸之教

    《新唐书.柳仲郢传》载:柳仲郢幼嗜学,其母曾和熊胆丸使夜吞咽,以苦志提神。后以“熊丸之教”为贤母教子的典故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剪发延宾》:“夜烛青藜,敢愧熊丸之教。”

  • 盂安

    同“覆盂”。王闿运《哀江南赋》:“蒸重熙以慈驭,祀二百而盂安。”【词语盂安】   汉语大词典:盂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