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《祥符寺九曲观灯》诗“宝珠穿蚁闹连朝”王十朋集注引宋 赵次公曰:“小说载有以九曲宝珠欲穿而不得,问之孔子。孔子教之涂脂于线,使蚁通焉。”后因以“蚁穿珠九曲”比喻用智巧做好艰难的工作。宋陆游《游淳化
《诗.豳风.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。”意谓老狼向前进会踩着胡子,后退则会绊着尾巴。后因以“跋胡疐尾”比喻进退两难。宋李纲《谢复观文殿大学士表》:“惟信古太过,而欲为曲突徙薪之谋,故与物多违而每致
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形容仙人的快乐生活。宋周密《木兰花慢.两峰插云》词:“明月千岩夜半,溯风跨鹤吹笙。”
《史记.樗里子列传》:“樗里子者,名疾,秦惠王之弟也,与惠王异母。母,韩女也。樗里子滑稽多智,秦人号曰‘智囊’。”战国时,秦国樗里子足智多谋,秦人称之为“智囊”。后因用以喻指善于出谋划策的人。唐.李瀚
同“雍门泣”。宋朱熹《登定王台》诗:“从知爽鸠乐,莫作雍门哀。”
同“宁戚叩歌”。唐许浑《送李文明下第鄜州觐兄》诗:“宁歌还夜苦,宋赋更秋悲。”【词语宁歌】 汉语大词典:宁歌
将奴仆误认作主人。明代矍汝稷《指月录》:“香严义端禅师,僧问:‘某今辞和尚,未审有何指示?,师曰:‘礼拜著。’僧礼拜,师曰:‘礼拜一任礼拜,不得认奴为郎。’”兼语 把奴仆当作郎君。比喻是非混淆,昏愦糊
其:副词。表推测,估计。 有谁说不是这样? 用反诘的语气表示对某种作法的肯定。语出《左传.隐公元年》:“若阙地及泉,隧而相见,其谁曰不然?”唐.梁肃《代太常答苏端驳杨绾谥议》:“而清俭厉俗,明哲保
见“恺悌君子”。《诗经·小雅·青蝇》:“~,无信谗言。”
同“矍相圃”。清钱谦益《邹孟阳六十序》:“往吴越之间,以文章声气相慕说者,凡十余曹;四十年来,如矍圃之观人,去者已过半矣。”【词语矍圃】 汉语大词典:矍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