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晋书.苻坚载记上》:“大宛献天马千里驹,皆汗血、朱鬣、五色、凤膺、麟身,及诸珍异五百余种。”前秦主苻坚曾经得到大宛国赠送的一匹宝马,号称“千里驹”。此马与常马不同,据说有凤膺、麟身、汗血、朱鬣、五色
源见“紫气东来”。指老子。明高启《与王隐君宿宁贞道馆》诗:“愿从希夷游,稽首青牛翁。”【词语青牛翁】 汉语大词典:青牛翁
《文选》卷五六.陆倕《石阙铭》注引《博物志》:“昔禹平天下,会诸侯于会稽之野。防风后至,杀之。夏德盛,二龙降之,使范成克御之,以行域外。既周,南经防风之神,见禹使,怒而射之,有迅雷,二龙升去。二臣恐,
同“临河羡鱼”。《文子.上德》:“临河欲鱼,不若归而织网。”见“临河羡鱼”。《文子·上德》:“~,不若归而织网。”【词语临河欲鱼】 成语:临河欲鱼汉语大词典:临河欲鱼
源见“宁戚饭牛”。指寒士为怀才不遇而长叹。李维桢《日方东升赋》:“夜旦齐山,罢饭牛之浩叹;曦回蜀郡,闻林犬之争嗥。”
见“片言折狱”。
同“南溟鹏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雨丝云鹏》:“安知陇鸟樊笼密,便觉南鹏羽翼低。”
同“元龙百尺楼”。宋辛弃疾《念奴娇.和赵国兴知录韵》词:“更觉元龙楼百尺,湖海平生豪气。”
《礼记.中庸》宋朱熹题解:“中者,不偏不倚,无过不及之名。”原谓中庸之道适得其中而无偏颇之弊,后常用于指不偏袒任何一方。鲁迅《华盖集续编.送灶日漫笔》:“在现今的世上,要有不偏不倚的公论,本来是一种梦
同“迷下蔡”。伤,表示程度之深。唐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虫蛆面子,妒杀阳城;蚕食容仪,迷伤下蔡。”【词语迷伤下蔡】 汉语大词典:迷伤下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