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灞桥诗思

灞桥诗思

源见“骑驴索句”。指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唤起诗情,写出佳作。清王摅《咏雪次东坡韵》:“闻道灞桥诗思好,朔风驴背手频叉。”


【典源】 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 卷七:“唐相国郑綮,虽有诗名,……或曰:‘相国近有新诗否?’对曰:‘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,此处何以得之?’盖言平生苦心也。”宋·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卷六十五引《古今诗话》亦载。明·程羽文《诗本事》:“诗思: 孟浩然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相国郑綮喜欢写诗,有人问他:“相国近来写有新诗吗?”郑綮回答:“我的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,在这里怎么会有诗兴?”表达了他平生作诗的苦心。灞桥本作霸桥,在今陕西长安县东。古时送客至此,折柳赠别。又记为唐代孟浩然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在真实情景下,文思奔涌,写出佳作。

【典形】 灞桥风雪、灞桥驴背、灞桥诗句、灞桥诗思、驴背无诗思、觅句灞桥、骑驴索句、桥边得句、诗情似灞桥、雪中骑驴、吟风雪、驴背诗肩、骑驴吟灞上、骑驴上灞桥、诗情灞桥生、诗兴属骑驴、诗在驴背上、蹇驴灞桥、雪里骑驴、风雪灞桥。

【示例】

[灞桥风雪] 宋·陆游《巴东遇小雨》:“从今诗在巴东县,不属灞桥风雪中。”

〔灞桥诗句〕 元·王行《如梦今·题雪景便面》:“满眼落花飞絮,回首琼林玉树。驴背是何人?得了灞桥诗句。”

〔灞桥诗思〕 清·王摅《咏雪次东坡韵》:“闻道灞桥诗思好,朔风驴背手频叉。”

〔驴背无诗思〕 明·高启《为石城朱氏题梅雪轩》:“年来驴背无诗思,醉踏尘埃空自愁。”

〔觅句灞桥〕 宋·陆游《作梦》:“结茅杜曲桑麻地,觅句灞桥风雪天。”

〔骑驴索句〕 宋·范成大《北门覆舟山道中》:“骑驴索句当年事,岁暮骚人不自聊。”

〔桥边得句〕 宋·范成大《李子永赴潥水过吴访别》:“犯寒书剑出春萝,风雪桥边得句多。”

〔诗情似灞桥〕 宋·陆游《秋夜》:“老来万事浑非昔,惟有诗情似灞桥。”

〔雪中骑驴〕 宋·苏轼《赠写真何充秀才》:“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,皱眉吟诗肩耸山。”

〔吟风雪〕 清·程光贞 《蹇驴行》:“只宜骑汝霸桥边,高耸诗肩吟风雪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荆人涉澭

    《吕氏春秋.察今》(卷一五):“荆人欲袭宋,使人先表澭水。澭水暴益,荆人弗知,循表而夜涉,溺死者千有余人,军惊而坏都舍。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,今水已变而益多矣,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,此其所以败也。”楚人要

  • 手足重茧

    《淮南子.修务》:“昔者楚欲攻宋,墨子闻而悼之,自鲁趍(注:同“趋”)而十日十夜,足重茧而不休息。”墨子听到楚国欲攻宋国的消息,很惊恐,于是他走了十日十夜,脚上起了几层老茧而不休息,为了劝楚放弃攻宋之

  • 东邻子

    同“东家子”。唐李白《白纻辞》之一:“扬清歌,发皓齿,北方佳人东邻子。”

  • 口尚乳臭

    《汉书.高帝纪上》:“汉王如荥阳,谓郦食其曰:‘缓颊往说魏王豹,能下之,以魏地万户封生(生,犹言先生,指魏王豹)。’食其往,豹不听。汉王以韩信为左丞相,与曹参、灌婴俱击魏。食其还,汉王问:‘魏大将谁也

  • 鹤珠

    源见“明珠报恩”。泛指珍宝。唐虞世南《文德皇后哀册文》:“晨兴弗豫,德音尔整。马鬣无封,鹤珠斯屏。”【词语鹤珠】   汉语大词典:鹤珠

  • 海上浮槎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指奉使远行的舟船。清 叶申芗《满江红.送童楚翘明府赴闽海运》词:“海上浮槎,张骞后,谁将空凿?”

  • 趋庭恋

    源见“孔鲤趋庭”。指省亲。唐姚鹄《送李潜归绵州觐省》诗:“谁比趋庭恋,骊珠耀彩衣。”

  • 白燕瑞书

    旧题晋.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四:“元后在家,尝有白燕衔白石,大如卵,坠后绩筐中。后取之,石自剖为二,其中有文曰‘母天地’。后乃合之,遂复还合,乃宝录焉。后为皇后,常并置玺笥中,谓为天玺也。”据传说,汉元

  • 杀生之权

    参见:杀生之柄见“杀生之柄”。《汉书·游侠传》:“以匹夫之细,窃~,其罪已不容于诛矣。”【词语杀生之权】  成语:杀生之权汉语大词典:杀生之权

  • 吴牛喘月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四引《风俗通》:“吴牛望见月则喘,彼之苦于日,见月怖喘矣。”(《风俗通》汉应劭撰)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满奋(三国魏.满伟的侄儿,晋惠帝元康年间官至尚书令、司隶校尉)畏风,在晋武帝坐,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