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史记.留侯世家》载:张良(字子房,封留侯)从上击代,出奇计马邑下,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。自信:“‘家世相韩,及韩灭,不爱万金之资,为韩报仇强秦,天下振动。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,封万户,位列侯,此布衣
咬书的害虫,转喻读死书的人。韩愈《杂诗》:“古史散左右,读书置后前。岂殊蠹书虫,生死文字閒。”閒同“间”。偏正 比喻读死书的人。唐·韩愈《杂诗》:“岂殊~,生死文字间。”△比喻死读书。【词语蠹书虫】
同“河阳一县花”。唐卢纶《中书舍人李座上送颍阳徐少府》诗:“颍阳春色似河阳,一望繁花一县香。”
《老子》:“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。”河上公注:“玄,天也,于人为鼻;牝,地也,于人为口。”后因以“玄牝”指人的口和鼻。唐李白《北山独酌寄韦六》诗:“于焉摘朱果,兼得养玄牝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五九:“原其所
源见“乘槎”。指传说中能乘往天河的船筏。隋崔仲方《奉和周赵王咏石》:“会逐灵槎上,还归天汉边。”【词语灵槎】 汉语大词典:灵槎
大时:指天时下齐:统一,一致。 天时并不齐一,春夏秋冬四季,作物有生有死。 表示不齐是事物的本性。语出《礼记.学记》:“君子大德不官,大道不器,大信不约,大时不齐。”孔颖达疏:“大时不齐者,大时,
同“抱椠怀铅”。宋梅尧臣《正仲见赠依韵和答》:“平生好《书》《诗》,一意在抱椠。”明文徵明《送卢师陈奉使紫荆关》诗:“岂若抱椠人,终年守金闺。”【词语抱椠】 汉语大词典:抱椠
比喻谦虚好学,人皆可以为师。这是孔子谈到学习时的一句话。他说,几个人一块走路,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。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,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。【出典】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三人行,必有
唐李商隐《李长吉小传》:“长吉将死时,忽昼见一绯衣人笑曰:‘帝成白玉楼,立召君为记。天上差乐,不苦也。’长吉独泣,边人尽见之。少之,长吉气绝。”后因以“玉楼受召”为文士早死之典。清周亮工《古香堂诗序》
同“楚狂”。宋辛弃疾《贺新郎》词:“顾青山,与我何如耳。歌且和,楚狂子。”【词语楚狂子】 汉语大词典:楚狂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