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牛眠吉地

牛眠吉地

指风水好的墓地。陶侃少时很穷困,父亲去世,将要埋葬时,忽然发现牛不知到哪里去了,遇到一个老父告诉他说:“前面山岗上看见一牛睡于山汗中,如果以那儿用来为墓地,将来你家就会出位极人臣的大官。”老父说完便不见了。陶侃依嘱找着那块地方,便在那儿埋葬父亲。后来陶侃果然身居荆州刺史、征西大将军等高官。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卷58《周光传》1586页:“初,陶侃微时,丁艰,将葬,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。遇一老父,谓曰:‘前岗见一牛眠山汗中,其地若葬,位极人臣矣。’……侃寻牛得之,因葬其处”。

【例句】:

清·李绿园《岐路灯》62回:“风水之说,全凭阴骘。总是积有阴德,子孙必然发旺;损了阴骘,子孙必然不好,纵然葬在牛眠吉地,也断不能昌炽。”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堪舆》:“经月余,各得牛眠地。”


偏正 迷信指能使子孙后代升官发财的坟地。语本《晋书·周光传》:“前冈见一牛,眠山污中,其地若葬,位极人臣矣。”《歧路灯》62回:“风水之说,全凭阴骘。总是积有阴德,子孙必然发旺;损了阴骘,子孙必然不好,纵然葬在~,也断不能昌炽。”△褒义。旧时专指有利于后代飞黄腾达的吉祥墓地。


【词语牛眠吉地】  成语:牛眠吉地

猜你喜欢

  • 麈尾谈玄

    《世说新语.容止》:“王夷甫(晋王衍字夷甫,官至司徒,喜好老庄,善于清谈)容貌整丽,妙于谈玄(谈玄,即清谈,指魏晋时期崇尚老庄,空谈玄理的一种风气),恒捉白玉柄麈尾(麈,音zhǔ,是像鹿但比鹿大的一种

  • 断齑画粥

    《五朝名臣言行录》卷七之二“参政范文正公”注引《东轩笔录》(宋.魏泰撰):“公(范仲淹)少与刘某同上长白山僧舍修学,惟煮粟米二升,作粥一器,经宿遂凝,(以)刀画为四块,早晚取二块,断齑十数茎,[⿱酢木

  • 贞而不谅

    贞:坚贞。谅:通“勍”,固执。 表示守节坚贞但行事并不固执。语出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君子贞而不谅。”《汉书.王贡两龚鲍传.赞》:“贞而不谅,薛方近之。”晋.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郎中温雅,器识纯素

  • 天上将

    《汉书.周亚夫传》:“亚夫下车,礼而问之。(赵)涉曰:‘……且兵事上神密,将军何不从此右去,走蓝田,出武关,抵洛阳,间不过差一二日,直入武库,击鸣鼓。诸侯闻之,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。’太尉如其计。”“天

  • 凌烟画

    同“凌烟画像”。宋邓剡《摸鱼儿.寿周耐轩府尹》词:“趁绿鬓朱颜,须入凌烟画。”【词语凌烟画】   汉语大词典:凌烟画

  • 麈言

    源见“麈尾清谈”。指高明的言教。清陆陇其《答川沙王守备书》:“日者得聆麈言,喜慰无似。”【词语麈言】   汉语大词典:麈言

  • 蚊睫

    源见“鹪巢蚊睫”。比喻极小的处所。宋周孚《赠萧光祖》诗:“田园一蚊睫,书卷百牛腰。”【词语蚊睫】   汉语大词典:蚊睫

  • 饭山

    同“饭颗山”。金元好问《论诗》诗之十五:“笔底银河落九天,何曾憔悴饭山前。”【词语饭山】   汉语大词典:饭山

  • 冠宜挂

    源见“挂冠”。谓适宜于辞官隐退。元白朴《庆东原》曲:“忘忧草,含笑花,劝君闻早冠宜挂。”

  • 煖寒会

    唐代富豪王元宝大雪天宴客的酒会叫做“煖寒会”。五代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:“巨豪王元宝,每至冬月大雪之际,令仆夫自本家坊巷口,扫雪为径路,躬亲立于坊巷前,迎揖宾客,就本家具酒炙宴乐之,为煖寒之会。”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