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玄女授符

玄女授符

史记.五帝本纪》:“黄帝者,少典之子,姓公孙,名曰轩辕。”正义引《龙鱼河图》载:蚩尤作乱,“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,乃仰天而叹。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,制伏蚩尤,帝因使之主兵,以制八方”。后遂以“玄女授符”谓传授经策、术法。唐崔融《嵩山启母庙碑》:“振夔鼓,载龙旗,天则玄女授符,地则黄神降斗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正义引《龙鱼河图》云:“黄帝摄政,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,并兽身人语,铜头铁额,食沙石子,造立兵仗刀戟大弩,威振天下,诛杀无道,不慈仁。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,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,乃仰天而叹。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,制伏蚩尤,帝因使之主兵,以制八方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十五引《黄帝玄女战法》曰:“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,黄帝归于太山,三日三夜,雾冥,有一妇人,人首鸟形。黄帝稽首再拜,伏不敢起。妇人曰:‘吾玄女也,子欲何问?’黄帝曰:‘小子欲万战万胜。’遂得战法焉。”

【今译】 上古时代神农氏日衰,由轩辕黄帝代理政事。当时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,形状怪异,铜头铁额,能吞吃沙石,他们横行天下,滥加杀戮。万民拥护黄帝,黄帝用仁义不能禁服蚩尤,与蚩尤战斗又不胜。天帝派遣玄女下界,玄女是人首鸟身,黄帝伏地而拜,玄女道:“我是玄女,你想要求什么?”黄帝说:“我希望能战无不胜。”于是玄女传授给他兵符战法,终将蚩尤制服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传授经策、术法。

【典形】 九天玄女、玄女传兵符、玄女符、玄水降灵、玄女授符。

【示例】

〔九天玄女〕 唐·罗隐《后土庙》:“九天玄女犹无圣,后土夫人岂有灵。”

〔玄女传兵符〕 宋·梅尧臣《观何君宝画》:“坐中吾侪趣已异,又喜玄女传兵符。”

〔玄女符〕 唐·孟郊《献汉南樊尚书》:“心开玄女符,面缚清波人。”

〔玄水降灵〕 北周·庾信《周上柱园齐王宪神道碑》:“少有壮志,颇救兵书,玄水降灵。穀城授策。”

〔玄女授符〕 唐·崔融《嵩山启母庙碑》:“振夔鼓,载龙旗,天则玄女授符,地则黄神降斗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时宪

    《书.说命中》:“惟天聪明,惟圣时宪。”谓以天为法建立法制。后因以“时宪”称当时教令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六引晋潘岳《许由颂》:“通于时宪,顷匡不盈。”【词语时宪】   汉语大词典:时宪

  • 一芹

    源见“献芹”。谦称礼品微薄。亦泛指微薄之物。清陆陇其《与郑堂邑书》:“一芹之微,聊申鄙忱,并祈哂纳。”清钮琇《觚賸.潜窜衿录》:“君无显秩,即一芹犹难撷也。”【词语一芹】   汉语大词典:一芹

  • 谷口子真

    汉扬雄《法言.问神》:“谷口郑子真,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,名震于京师。”又《汉书.王贡两龚鲍传》载:谷口郑子真“修身自保,非其服弗服,非其食弗食。成帝时,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,子真遂不诎而终。”

  • 一囊

    源见“索米长安”。谓官俸低微。唐骆宾王《在江南赠宋五之问》诗:“犹轻五车富,未重一囊贫。”宋苏轼《张庖民挽词》:“故自轻千户,何曾羡一囊!”【词语一囊】   汉语大词典:一囊

  • 王粲哀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三王仲宣(粲)《七哀诗二首》其一:“西京乱无象,豺虎方遘患。……出门无所见,白骨蔽平原。路有饥妇人,抱子弃草间。顾闻号泣声,挥涕独不还。……南登霸陵岸,回首望长安。悟彼下泉人,喟然伤心肝

  • 画眉楼

    源见“张敞画眉”。指闺房。唐刘损《愤惋诗》之三:“买笑楼前花已谢,画眉楼下月空残。”

  • 梅驿

    同“梅花驿”。宋陆游《蓦山溪.送伯礼》词:“梅驿外,蓼滩边,只待除书看。”【词语梅驿】   汉语大词典:梅驿

  • 多识前言往行,以畜其德

    见〔君子多识前言往行,以畜其德〕。

  • 易同反掌

    同“易如反掌”。《北史.王轨传》:“此州控带淮南,邻接强寇,欲为身计,易同反掌。”见“易如反掌”。《北史·王轨传》:此州控带淮南,邻接强寇,欲为身计,~。【词语易同反掌】  成语:易同反掌汉语大词典:

  • 破桐之叶

    源见“桐叶之封”。又《新唐书.李泌传》:“时李怀光叛,岁又蝗旱,议者欲赦怀光。帝博问群臣,泌破一桐叶附使以进,曰:‘陛下与怀光,君臣之分不可复合,如此叶矣。’由是不赦。”后以“破桐之叶”喻已分不可复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