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喻被埋没了的人才。亦称“沧海珠”、“遗珠”。出自唐狄仁杰之事迹。狄仁杰参见“斗南一人”条。狄仁杰在任汴州参军时,曾被吏人诬诉。黜涉使阎立本召讯他后,搞清了事情的真相,并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材,便
《仪礼.丧服》:“未嫁从父,既嫁从夫,夫死从子,故父者子之天也,夫者妻之天也。”后因以“移天”谓女子出嫁。《隋书.王谊传》:“〔御史大夫杨素劾谊曰:〕窃以虽曰王姬,终成下嫁之礼,公则主之,犹在移天之义
源见“响遏行云”。形容歌声嘹亮动听。宋无名氏《玉楼春.子寿母》词:“慈闱今日庆生申,歌遏行云香篆缕。”
源见“陶令归去来”。谓方今才洞明事理,知从前错了而如今才对。金元好问《和仁卿演太白诗意》:“四十九年堪一笑,昨非今是可怜生。”见“今是昨非”。宋·辛弃疾《稼轩长短句》:“一饷聚飞蚊,其响如雷,深自觉、
源见“三字狱”。指未得申雪的冤狱。杨道生《狱中》诗:“中原大地起腾蛟,三字沉冤恨未消。”
《管子.小问》:“管仲曰:‘然公使我求宁戚,宁戚应我曰:‘浩浩乎!’吾不识。’婢子曰:‘《诗》有之:浩浩者水,育育者鱼。未有室家,而安召我居?宁子其欲室乎?’”《三国志.蜀书.诸葛亮传》:“(先主)于
同“枕中术”。清 郎廷槐等《师友诗传录》:“盖唐人犹有六朝余习,故以《文选》为论衡枕秘。”【词语枕秘】 汉语大词典:枕秘
比喻人品高洁或为官清明公正。三国魏曹植《光禄大夫荀侯诔》:“如冰之清,如玉之洁,法而不威,和而不亵。”《魏书.广陵王传》:“局事须冰清玉洁。明扬褒贬。”并列 像冰那样清澈,像玉那样洁白。语出北齐·刘昼
晋.孔衍《春秋后语.赵语》:“平原君对赵王曰:‘渑池之会,臣察武安君之为人也,小头而锐,瞳子白黑分明,视瞻不转,执志强也,可以持久,难于争锋,廉颇足以当之。’”平原君赵胜谈及秦将白起时,说他头小又尖锐
宋.郑文宝《江表志》载:南唐张崇帅庐州,好为不法,士庶苦之。尝入觐,江都、庐人幸其改任,皆相谓曰:‘渠伊必不复来矣。’崇归,闻之,计口征“渠伊钱”。明年,再入觐,盛有罢府之耗,人不敢指实,皆道路相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