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用武之地

用武之地

适宜打仗的地方。指战略要地。姚襄(331-357年),字景国,南安赤亭(今甘肃陇西西)人,羌族首领姚弋仲之子。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八年(公元352年),父死之后降东晋,驻谯城(今河南夏邑北),为晋将殷浩所不容,次年起兵反晋北上,从洛阳入关中,后为前秦苻坚所杀。姚襄反晋之后,据许昌,北攻洛阳,逾月未克。长吏王亮劝他说:“你英才盖世,士众都想为你效力卖命,千万不可为了这一座孤城损害你的威望,又使士众疲劳啊。”姚襄说:“洛阳虽是个小地方,但山河环绕,易守难攻,是个施展兵力的好地方。我想先占据洛阳,然后创立大业。”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卷116《姚襄载记》2963页:“襄曰:‘洛阳虽小,山河四塞之固,亦是用武之地。吾欲先据洛阳,然后开建大业。”

【例句】:

新五代史·杂传·李周传》:“邯郸用武之地,今世道未平,汝当从军旅以兴吾门。” 冰心《两个家庭》:“你自己先把根基弄坏了,将来就有用武之地,也不能做个大英雄,岂不是自暴自弃。”


偏正 适合打仗的地方。《晋书·姚襄载记》:“洛阳虽小,山河四塞之固,亦是~。”也指施展武艺或才能的场所。冰心《两个家庭》:“你自己先把根基弄坏了,将来就有~,也不能做个大英雄,岂不是自暴自弃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说明施展才干的时机和客观条件。 →大展鸿图 ↔英雄无用武之地


【词语用武之地】  成语:用武之地汉语词典:用武之地

猜你喜欢

  • 自非圣人,外宁,必有内忧

    如果不是圣人,外部安定,内部必然有优患。 古人认为在一般情况下,没有外患,内部就会出乱子。除非圣人在位,方才可以避免。语出《左传.成公十六年》:“范文子曰:‘唯圣人能外内无患,自非圣人,外宁,必有内

  • 春黄糜

    《北史》卷十四《后妃传下.冯淑妃传》:“及帝遇害,以淑妃赐代王达,甚嬖之……达妃为淑妃所谮,几致于死。隋文帝将赐达妃兄李询,令著布裙配舂。询母逼令自杀。”北齐后主的宠妃,在亡国之后,被隋文帝赐给李询,

  • 悬梭化龙

    同“雷化龙梭”。唐李咸用《夜吟》诗:“落笔思成虎,悬梭待化龙。”

  • 纨扇思

    源见“班姬咏扇”。喻指女子失宠或失意的绵绵思绪。唐 崔萱《古意》诗:“玉帐枕犹暖,纨扇思何长。”

  • 夷惠

    伯夷和柳下惠。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。汉代扬雄《法言.渊骞》:“曰:‘是夷惠之徒与?’曰:‘不夷不惠,可否之间也。’”伯夷,非其君不事;柳下惠,三黜而不去。《孟子.万章》:“伯夷隘,柳下惠不恭。”谓

  • 扇归秋箧

    源见“班姬咏扇”。比喻妇女色衰而失宠。明高启《班婕妤》诗:“扇归秋箧里,烛灭夜帷中。”

  • 鄂君翠被

    同“鄂君被”。清袁枚《到清江再呈》诗之二:“卓氏酒垆三月断,鄂君翠被十年违。”【词语鄂君翠被】  成语:鄂君翠被汉语大词典:鄂君翠被

  • 图穷匕首见

    同“图穷匕见”。孙中山《敬告同乡书》:“自弟有革命演说之后,彼之诈伪已无地可藏,图穷而匕首见矣。”【词语图穷匕首见】  成语:图穷匕首见汉语大词典:图穷匕首见

  • 颂德碑

    源见“颂石”。又《后汉书.窦章传》:“贵人早卒,帝追思之无已,诏史官树碑颂德。”指歌颂功德的碑刻。唐封演《封氏闻见记.颂德》:“在官有异政,考秩已终,吏人立碑颂德者,皆须审详事实,州司以状闻奏,恩敕听

  • 战蜗

    同“战触蛮”。元 赵孟?《苏武慢》词:“细看来聚蚁功名,战蜗事业,毕竟又成何济!”元 杨维祯《女史咏.冯小怜》诗:“前山较猎御同车,一笑平阳等战蜗。”【词语战蜗】   汉语大词典:战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