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百钱挂杖

百钱挂杖

源见“杖头钱”。谓买酒畅饮。宋陆游《纵游》诗:“百钱挂杖无时醉,一锸随身到处埋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阮宣子(修) 常步行,以百钱挂杖头,至酒店,便独酣畅。虽当世贵盛,不肯诣也。”《晋书·阮修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晋代阮修 (字宣子) 放任旷达,豪纵不羁,他常常把百钱挂在拄杖头上,步行到酒店独自畅饮。即便是当世权贵,也不肯与之交往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饮酒或买酒之钱; 也用以表现闲居生活。

【典形】 百钱挂杖、百青铜、挂百钱、挂杖钱、钱挂杖头、阮修钱、一百杖头钱、杖百钱、杖钱、杖头沽酒物、杖头钱、杖头一钱无、百钱挂竹杖、杖头挑、百钱高挂、杖有数钱。

【示例】

〔百钱挂杖〕 宋·陆游《纵游》:“百钱挂杖无时醉,一锸随身到处理。”

〔百青铜〕 齐·陆游《对酒戏作》:“杖头高挂百青铜,小立旗亭满袖风。”

〔挂百钱〕 宋·苏轼《赠王子直秀才》:“万里云山一破裘,杖端闲挂百钱游。”

〔挂杖钱〕 清·赵翼《季女出嫁》:“力怯登山屐,资悭挂杖钱。”

〔钱挂杖头〕 明·杨慎《七犯玲珑·芝山李钧》:“朝朝宴乐,时时劝酬; 尊移花下,钱挂杖头。”

〔阮修钱〕 唐·温庭筠《感旧陈情五十韵》:“宦无毛义檄,婚乏阮修钱。”

〔一百杖头钱〕 唐·骆宾王 《冬日宴》:“二三物外友,一百杖头钱。”

〔杖百钱〕 宋·苏轼《立春日病中邀安国》:“青衫公子家千里,白发先生杖百钱。”

〔杖头沽酒物〕 唐·罗隐《京口见李侍郎》:“还有杖头沽酒物,待寻山寺话逡巡。”

〔杖头钱〕 唐 · 岑参 《严君平卜肆》:“至今杖头钱,时时地上有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柳家汀洲

    《玉台新咏》卷五南朝梁.柳恽《江南曲》:“汀洲采白苹,日落江南春。洞庭有归客,潇湘逢故人。”南朝梁.柳恽写江南春景诗有“汀洲采白萍”句。因柳恽当时为吴兴太守。故用“柳家汀洲”咏吴兴之典。唐.朱长文《吴

  • 雪窗萤火

    同“雪案萤窗”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一本一折:“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,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。”见“雪窗萤几”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1本1折:“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,先受了~二十年。”【词语雪窗萤火】  

  • 兰交

    源见“金兰之友”。称知心朋友。唐卢照邻《五悲.悲今日》:“兰交永合,松契长并。”【词语兰交】   汉语大词典:兰交

  • 高阳兴

    源见“高阳酒徒”。指酒兴。唐白居易《奉酬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庄见示八韵》:“甪里年虽老,高阳兴未阑。”

  • 白刀子进去,红刀子出来

    明清时俗语。表示拿刀子行凶杀人。语出《金瓶梅》二五回:“只休要撞到我手里,我教他白刀子进去,红刀子出来。”《醒世姻缘传》一九回:“只休要一点风儿透到我耳朵里,咱只是白刀子进去,红刀子出来!”《红楼梦》

  • 少壮几时奈老何

    《文选》卷四十五汉武帝(刘彻)《秋风辞》:“欢乐极兮哀情多,少壮几时兮夸老何。”“少壮几时奈老何”,意思是说人生少壮之时没有多久,匆匆老年将至,无法阻止时光的催迫。唐.杜甫《渼陂行》诗:“少壮几时奈老

  • 时日曷丧,予及汝偕亡

    时:同“是”,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这”。日:太阳,比喻暴君夏桀。曷:何。这里是“何时”的意思。丧( ㄙㄤˋ sàng ):灭亡。 这个太阳何时消灭,我愿与你同归于尽。 原指夏朝百姓痛恨暴君夏桀,表

  • 卖剑渤海

    同“卖剑买牛”。明李梦阳《送李中丞赴镇》诗:“屯田金城古不谬,卖剑渤海今其时。”

  • 天道宁论

    宁:岂,难道。 难道还有天道可说? 用反诘的语气表示无天道可言语出南朝.梁.江淹《恨赋》:“试望平原,蔓草萦骨,拱木敛魂,人生到此,天道宁论?”鲁迅《热风.随感录.六二》:“古来很有几位恨恨而死的

  • 逢萌挂冠

    源见“挂冠”。指弃官避祸。明周履靖《锦笺记.协奏》:“我愿诸君学那逢萌挂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