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百钱挂杖

百钱挂杖

源见“杖头钱”。谓买酒畅饮。宋陆游《纵游》诗:“百钱挂杖无时醉,一锸随身到处埋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阮宣子(修) 常步行,以百钱挂杖头,至酒店,便独酣畅。虽当世贵盛,不肯诣也。”《晋书·阮修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晋代阮修 (字宣子) 放任旷达,豪纵不羁,他常常把百钱挂在拄杖头上,步行到酒店独自畅饮。即便是当世权贵,也不肯与之交往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饮酒或买酒之钱; 也用以表现闲居生活。

【典形】 百钱挂杖、百青铜、挂百钱、挂杖钱、钱挂杖头、阮修钱、一百杖头钱、杖百钱、杖钱、杖头沽酒物、杖头钱、杖头一钱无、百钱挂竹杖、杖头挑、百钱高挂、杖有数钱。

【示例】

〔百钱挂杖〕 宋·陆游《纵游》:“百钱挂杖无时醉,一锸随身到处理。”

〔百青铜〕 齐·陆游《对酒戏作》:“杖头高挂百青铜,小立旗亭满袖风。”

〔挂百钱〕 宋·苏轼《赠王子直秀才》:“万里云山一破裘,杖端闲挂百钱游。”

〔挂杖钱〕 清·赵翼《季女出嫁》:“力怯登山屐,资悭挂杖钱。”

〔钱挂杖头〕 明·杨慎《七犯玲珑·芝山李钧》:“朝朝宴乐,时时劝酬; 尊移花下,钱挂杖头。”

〔阮修钱〕 唐·温庭筠《感旧陈情五十韵》:“宦无毛义檄,婚乏阮修钱。”

〔一百杖头钱〕 唐·骆宾王 《冬日宴》:“二三物外友,一百杖头钱。”

〔杖百钱〕 宋·苏轼《立春日病中邀安国》:“青衫公子家千里,白发先生杖百钱。”

〔杖头沽酒物〕 唐·罗隐《京口见李侍郎》:“还有杖头沽酒物,待寻山寺话逡巡。”

〔杖头钱〕 唐 · 岑参 《严君平卜肆》:“至今杖头钱,时时地上有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诗穷而后工

    意谓穷困的人才能写出好诗。语出宋.欧阳修《梅圣俞诗集序》:“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,其兴于怨刺,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,而写人情之难言,盖愈穷则愈工。然则非诗之能穷人,殆穷者而后工也。”清.孔尚任《山涛诗集序

  • 罪恶如山

    罪大恶极。为唐人吉顼(xū虚)对来俊臣的评价。吉顼,洛州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。进士及第。武后时因上告刘思礼谋反事,升为右肃政台中丞。圣历二年(699年)进位宰相。神龙二年(706年)坐事贬琰川尉。后死

  • 汉宫飞燕

    《汉书.孝成赵皇后传》载:汉成帝后赵飞燕,本赵临女,体轻善歌舞。帝微行,见而悦之,并其妹皆召入宫,为婕妤,宠冠后宫。许后废,立飞燕为后,封其妹为昭仪。后戏称赵飞燕为“汉宫飞燕”,作为得宠后妃之典。或用

  • 弃其旧而新是谋

    见〔舍其旧而新是谋〕。

  • 妖狐戴髑髅

    参见:冠髑髅

  • 侩牛

    源见“墙东”。谓从中撮合牛的买卖。指隐居生活。宋陆游《秋稼渐登识喜》诗:“老翁自笑无它事,欲隐墙东学侩牛。”【词语侩牛】   汉语大词典:侩牛

  • 缀旒

    444 ① 表率。《诗.商颂.长发》:“受小球大球,为下国缀旒。”毛传:“缀,表。旒,章也。”朱熹集注:“下国,诸侯也。缀,犹结也。旒,旗之垂者也。”马瑞辰通释:“古者以旗致民,即是以旗旒为表,故诗

  • 唾余

    唾沫之余。清代江藩《汉学师承记.江永》:“考永学行乃一代通儒,……然所著乡党图考,四书典林,帖括之士,窃其唾余,取高第、掇巍科者数百人。”后因以“拾人唾余”,比喻意见或言论是他人之点滴余绪,微不足道。

  • 燕颔虎须

    源见“封侯万里”。形容相貌威武不凡。《三国演义》一回:“玄德回视其人(指张飞):身长八尺,豹头环眼,燕颔虎须,声若巨雷,势如奔马。”见“燕颔虬须”。《三国演义》1回:“玄德回视其人:身长八尺,豹头环眼

  • 燕昭台

    同“燕台”。唐李商隐《偶成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》诗:“此时闻有燕昭台,挺身东望心眼开。”【词语燕昭台】   汉语大词典:燕昭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