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相如求凰

相如求凰

指司马相如求配卓文君。后以此典比喻男女相思爱慕之情。司马相如(前179年——前117年),字长卿。蜀郡成都(今四川成都)人。因慕蔺相如为人,故名相如。他少时好读书,并可击剑、弹琴。司马相如与临邛(Qióng穷,今四川邛崃县)县令王吉相好。临邛有富户卓王孙(姓卓,名王孙,靠冶铁致富)请客,县令王吉邀请司马相如共同赴宴。酒兴正浓时,临邛县令捧着琴上前说:“我私下听说长卿喜欢弹琴,希望能弹弹使自己快乐。”司马相如推谢一下,弹奏了一、两支曲子。这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文君,刚死丈夫,喜爱音乐,因此司马相如假装与县令相敬重,而以琴声挑逗卓文君。司马相如到临邛县来,车马随行,举止大方甚为俊秀;及至在卓王孙家中饮酒、玩琴,卓文君私自从门缝中偷看他,心中喜欢而仰慕他,担心不能配得上。弹琴结束,司马相如便使人重赏卓文君侍者向她转达私衷。此典又作“弦心”、“动文君”、“凤媒”、“锦里琴心”、“援琴之挑”、“琴意”、“弹凤”、“琴心”、“求凰曲”、“凤求凰”、“飞凰求匹”、“求凤操”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17《司马相如列传》3000页:“酒酣(hān鼾,饮酒畅快尽兴)),临邛令前奏(进)琴曰:‘窃(私下)闻长卿好(hào号,喜爱)之(指琴),愿以自娱。’相如辞谢,为鼓一再行(乐曲)。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,好(hào号,喜爱)音(音乐),故相如缪(miù谬,假装)与令相重,而以琴心挑之。相如之临邛,从车骑,雍容(态度大方)闲雅(从容不迫)甚都(很美);及饮卓氏,弄琴,文君窃从户窥之,心悦而好之,恐不得当(对偶)也。既罢,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(侍候卓文君之人)通殷勤(传达恳切深厚情意)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陈·江总《和衡阳王殿下高楼看妓》:“弦心艳卓女,曲误动周郎。” 北周·庾信《和淮南公听琴闻弦断》:“一弦虽独韵,犹足动文君。” 唐·骆宾王《櫂歌行》:“凤媒羞自托,鸳翼恨难穷。” 唐·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君子有援琴之挑,鄙人无投梭之拒。” 宋·杨亿《此夕》:“锦里琴心谁涤器,石城桃叶自横波。” 宋·刘筠《成都》:“才似文园何足道,一生琴意只成痛。” 宋·周密《水龙吟》:“晴丝系燕,幺弦弹凤,文君更苦。” 元·白朴《墙头马上》:“他一时窃听求凰曲,异日同乘驷马车。” 明·杨慎《西江月》:“不惯秋娘渡口,乍离阿母池头,临邛太守最风流,肯许凤求凰否?” 明·冯惟敏《一枝花·对驴弹琴》:“他也省不掉卓文君飞凰求匹,他也晓不的牧犊子晚景无妻。”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将雏曲毕竟双飞,求凤操看他驷马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 (临邛) 令既至,卓氏 (卓王孙) 客以百数。到日中,谒司马长卿,长卿谢病不能往,临邛令不敢尝食,自往迎相如。相如不得已,强往,一坐尽倾。酒酣,临邛令前奏琴曰:‘窃闻长卿好之,愿以自娱。’相如辞谢,为鼓一再行。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,好音,故相如缪与令相重,而以琴心挑之。相如之临邛,从车骑,雍容闲雅甚都; 及饮卓氏,弄琴,文君窃从户窥之,心悦而好之,恐不得当也。既罢,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。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乃与驰归成都。”相如所弹之曲为《凤求皇 (凰)》。

【今译】 司马相如 (字长卿),善辞赋,为西汉时著名文士。他与临邛县令王吉友情深厚,就前去造访。一次,当地富豪卓王孙宴请相如和王吉,陪同的宾客有一百多人。王吉已经到了而相如未来。中午时分,又派人再请司马相如,他称病不去。王吉不敢自己吃,就又亲自前往迎接,相如只好勉强赴宴。席间,王吉对司马相如说:“听说你喜好弹琴,请弹一曲来助兴吧。”相如推辞一番后,弹了一两支曲子。当时,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在家,通音律,相如就假借与王吉的交情,弹奏了《凤求凰》(歌词中有“凤兮凤兮归故乡,遨游四海求其皇 (凰)”),以琴曲挑动文君,表达情意。相如到临邛来,车骑随从,风度翩翩。而今在卓家饮宴弹琴,文君从窗户偷看,一见倾心。宴会结束后,相如派人重赏文君的侍者,以与文君通情意。文君乘夜私奔相如,两人一同赶回家乡成都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男女相思爱慕之情; 也咏婚事。

【典形】 动文君、飞凰求匹、凤媒、凤求凰、锦里琴心、琴心、琴意、求凤操、求凰曲、弹凤、弦心、援琴之挑、文君知曲意、夜扣相如扉、莫近绣帘弹、琴心先许、座上琴心、闻琴、相如意密、文君望久、琴漫寄心、临邛寄情、琴心误、通琴意、文君婿、凤求皇、求凤凰、凤求鸾。

【示例】

〔动文君〕 北周·庾信《和淮南公听琴闻弦断》:“一弦虽独韵,犹足动文君。”

〔飞凰求匹〕 明·冯惟敏《一枝花·对驴弹琴》:“他也省不掉卓文君飞凰求匹,他也晓不的牧犊子晚景无妻。”

〔凤媒〕 唐·骆宾王《棹歌行》:“凤媒羞自托,鸳翼恨难穷。”

〔凤求凰〕 明·杨慎《西江月》:“不惯秋娘渡口,乍离阿母池头,临邛太守最风流,肯许凤求凰否?”

〔锦里琴心〕 宋·杨亿《此夕》:“锦里琴心谁涤器,石城桃叶自横波。”

〔琴心〕 宋·张炎《瑞鹤仙·赵文升席上代去姬写怀》:“楚云分断雨,问那回,因甚琴心先许。”

〔琴意〕 宋·刘筠《成都》:“才似文园何足道,一生琴意只成痟。”

〔求凤操〕 明 · 汤显祖 《紫钗记》:“将雏曲毕竟双飞,求凤操看他驷马。”

〔求凰曲〕 元·白朴《墙头马上》:“他一时窃听求凰曲,异日同乘驷马车。”

〔弹凤〕 宋·周密《水龙吟》:“晴丝系燕,幺弦弹凤,文君更苦。”

〔弦心〕 南朝陈·江总《和衡阳王殿下高楼看妓》:“弦心艳卓女,曲误动周郎。”

〔援琴之挑〕 唐·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君子有援琴之挑,鄙人无投梭之拒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尸神

    同“三尸”。《金瓶梅词话》七五回:“这春梅不听便罢,听了三尸神暴跳,五脏气冲天。”【词语三尸神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尸神

  • 琴亡

    同“琴丧人亡”。清宋琬《冷心芬挽诗》之四:“剑挂思琼树,琴亡惜玉徽。”

  • 耻逐屠沽

    《后汉书》卷八十下《文苑传下.祢衡传》:祢衡“好矫时慢物。……建安初,来游许下……是时许都新建,贤士大夫四方来聚。或问衡曰:‘盍从陈长文(群)、司马伯达(朗)乎?’对曰:‘吾焉能从屠沽儿耶!’”按,陈

  • 书籍相与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王粲传》:蔡邕“闻(王)粲在门,倒屣迎之。粲至,年既幼弱,容状短小,一坐尽惊。邕曰‘此王公孙也,有异才,吾不如也。吾家书籍文章,尽当与之。’”东汉蔡邕非常器重青年作家王粲的才华,他曾对

  • 东观

    东汉时皇家藏书楼,在洛阳南宫,也是宫中著述和修史的地方。《后汉书.安帝纪》:“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,校定东观五经、诸子、传记、百家艺术,整齐脱误,是正文字。”李贤注:“《洛阳宫殿名》曰:‘南宫有东观。

  • 功狗功人

    《史记.萧相国世家》:“夫猎,追杀兽兔者,狗也;而发踪指示兽处者,人也。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者,功狗也;至如萧何,发踪指示,功人也。”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,大封功臣,萧何位最高。群臣以萧何无战功,不服。

  • 老冯唐

    源见“冯唐易老”。泛指生不逢时,命运不好或年已衰老之人。宋陆游《午晴试笔》诗:“此去得非穷李广,向来原是老冯唐。”

  • 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

    寓言故事《鹖冠子.天则》:“夫耳之听主,目之主明,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,两耳塞豆,不闻雷霆。”眼前被一片叶子挡住,连泰山也看不见了。后因以“一叶蔽目不见泰山”用为被眼前细小的事物或局部现象蒙蔽迷惑,看不

  • 访落

    《诗.周颂.访落序》:“《访落》,嗣王谋于庙也。”毛传:“访,谋。落,始。”郑玄笺:“成王始即政,自以承圣父之业,惧不能遵其道德,故于庙中与群臣谋我始即政之事。”后因以“访落”谓嗣君与臣谋商国事。宋周

  • 洗垢求瘢

    《后汉书.赵壹传》:“所好则钻皮出其羽毛,所恶而洗垢求其瘢痕。”后以“洗垢求瘢”指过分挑剔别人的错误。元刘祁《归潜志》卷九:“张承旨 行简知贡举,惟以格律痛绳之,洗垢求瘢,苛甚。”见“洗垢索瘢”。元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