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窃玉偷香

窃玉偷香

关于“窃玉”,旧说多举唐.杨贵妃窃宁玉笛事为据。《杨太真外传》:“明皇与兄弟同处,妃子窃宁王(注:唐睿宗长子)玉笛吹之。”此说不妥。据《雍熙乐府》卷八〔南吕.一枝花〕“子弟收心”套曲有“郑生玉窃,韩寿香拈”语,又卷十〔南吕.一枝花〕“孤闷”套典有“书房中勉强韩香,兰房内生疏郑玉(按,原作五,误)”语,又同卷〔南吕.一枝花〕“酒”套曲有:“我有那郑生窃玉权术,韩寿偷香见识”语。另据《太平乐府》周仲彬《蝶恋花》套曲“朱门深闭贾充香,兰房强揣郑生玉”,皆可证:“窃玉”事属于郑生。可惜故事本末一时尚未考明。

晋书.贾充传》:“时西域有贡奇香……其女密盗以遗寿(韩寿),充僚属与寿燕处,闻其芬馥,称之于充。自是充意知女与寿通……遂以女妻寿。”

窃玉,是指郑生窃玉偷情之事;偷香,是指晋朝贾充之女与韩寿私通,偷了晋武帝赠给其父贾充的西域异香送给韩寿之事。后遂将此二事联系起来,用指男子在外偷情或男女私通。

《警世通言》三十四:“满身窃玉偷香胆,一片撩云拨雨心。”


并列 指男子勾引女子私通。也指男女私情。语本《世说新语·惑溺》和《晋书·贾充传》载:晋代贾充之女与其幕僚韩寿私通,韩寿身上因之带有皇帝赐给贾家的西域香料气味,被贾充察觉,贾充就把女儿嫁给了韩寿。《金瓶梅》:“两个隔墙酬和,~,不由大门行走,街坊邻舍怎的晓得?”△贬义。常用来形容不正当的男女关系。→墙头马上。也作“韩寿分香”、“韩寿偷香”、“偷香窃玉”、“弄玉偷香”。


【词语窃玉偷香】  成语:窃玉偷香汉语词典:窃玉偷香

猜你喜欢

  • 守剑

    《后汉书.王烈传》:“王烈字彦方,太原人也。少师事陈寔,以义行称。乡里有盗牛者,主得之,盗请罪曰:‘刑戮是甘,乞不使王彦方知也。’烈闻而使人谢之,遗书一端。或问其故,烈曰:‘盗惧吾闻其过,是有耻恶之心

  • 乌骓不逝

    源见“虞歌诀别”。慨叹英雄末路,无可奈何,心情悲凉,遗恨无穷。元白朴《秋色横空.赋虞美人草》曲:“当时夜闻楚歌,叹乌骓不逝,恨满山河。”

  • 白马公孙

    《史记.平原君列传》:“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。”南朝.宋.裴骃《史记集解》引汉.刘向《别录》:“公孙龙及其徒綦毋子之属,论‘白马非马’之辩,以问邹子。”《公孙龙子.迹府》:“公孙龙,六国时辩士也。疾名实

  • 绍箕裘

    源见“克绍箕裘”。谓继承先辈的事业。明汪廷讷《种玉记.往边》:“喜传家有子绍箕裘,看他头角多奇秀。”

  • 梦里成蝴蝶

    源见“庄周梦蝶”。形容梦境美好。宋李觏《睡起》诗:“只应梦里成蝴蝶,犹记南园数种花。”

  • 抟翼万里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比喻志向远大,奋发有为。《花月痕》四六回:“激浊扬清,人才辈起。独有虬髯,抟翼万里。”

  • 南斗龙光

    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谓直射星斗的剑光。因丰城剑之一为龙泉,故称剑光为龙光。亦比喻志士豪情。清钱谦益《读新修滕王阁诗文集》诗之一:“夜深南斗龙光起,不为干将在狱中。”

  • 大失所望

  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即非常失望。出自五代时人李守贞之事迹。李守贞(?-949年),河阳(今河南孟县)人。原为石敬瑭手下典客。石敬瑭建后晋,迁任客省使,又历任宣徽使、滑州节度使兼侍卫马军都指挥使、侍卫都

  • 山翁倒载

    同“山公倒载”。宋陈师道《和沈世卿推官见寄》:“为呼阿武扶头起,拟与山翁倒载回。”

  • 邓通饿死

    源见“邓家铜山”。意谓注定的结局。唐许碏《题南岳招仙观壁上》诗:“邓通饿死严陵贫,帝王岂是无人力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