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笔床茶灶

笔床茶灶

笔床即笔架;茶灶即煮茶用的小炉。形容隐士淡泊脱俗的生活。出自唐人陆龟蒙事迹。陆龟蒙(?-881年),字鲁望。吴郡(今江苏苏州)人。举进士不第,遂任苏、湖二郡从事,后退隐松江甫里(今上海市境内),自号江湖散人、天随子,又号甫里先生。他很少与俗人交往,甚至有人登门拜访也不肯出见。从不骑马,而是在船上搭上船蓬,摆上书籍、茶灶、笔床及钓竿,飘泊于水上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196《隐逸·陆龟蒙传》5613页:“不喜与流俗交,虽造门不肯见。不乘马,升舟设蓬席,赍(jī机)束书、茶灶、笔床、钓具往来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张炎《甘州·钱草窗》:“是几番,同醉古园林。烟波远,笔床茶灶,何处逢君。” 元·刘时中〔双调·折桂令〕《渔》:“漠漠平沙,蒻笠蓑衣,笔床茶灶,小作生涯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新唐书·隐逸传·陆龟蒙传》:“初,病酒,再期乃已,其后客至,絜(jie) 壶置杯不复饮。不喜与流俗交,虽造门不肯见。不乘马,升舟设蓬席,赍束书、茶灶、笔床、钓具往来。时谓江湖散人,或号天随子、甫里先生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陆龟蒙隐居于松江甫里,他不爱与俗人来往,有的登门拜访也不肯见。不骑马,在船上搭上船篷,装上书籍、茶灶 (烹茶的小炉)、笔床(放毛笔的文具) 及钓竿等,自得其趣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隐士生活。

【典形】 笔床茶灶、茶灶、茶灶龟蒙、甫里笔床。

【示例】

〔笔床茶灶〕 宋·张炎《甘州·饯草窗》:“是几番,同醉古园林。烟波远,笔床茶灶,何处逢君。”

〔茶灶〕 元·张可久《金字经·湖上书事》:“六月芭蕉雨,西湖杨柳风,茶灶诗瓢随老翁。”

〔茶灶龟蒙〕 元 · 张可久 《人月圆》:“莼羹张翰,渔舟范蠡,茶灶龟蒙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津难问

    源见“沮溺耦”。指问津而遭嘲。宋梅尧臣《表臣以阻水见勉次其韵》:“野叟津难问,贤人酒不空。”

  • 归去陶

    源见“陶令归去来”。指辞官归隐的陶渊明。清叶燮《偶感再和时斋韵》诗:“君并陈情李,予惭归去陶。”

  • 十室九匮

    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。匮,指财物匮乏。《新唐书.西域传上.高昌》:“今高昌诛灭,威动四夷,然自王师始征,河西供役,飞米转刍,十室九匮,五年未可复。”参见“十室九空”。见“十室

  • 飞燕将书

    源见“一箭下聊城”。指以文克敌。唐杜甫《收京》诗之一:“暂屈汾阳驾,聊飞燕将书。”

  • 楚冠

    同“獬豸冠”。唐柳宗元《为安南杨侍御祭张都护文》:“既受筐篚,载加命服。赐有楚冠,用惭豸角。”【词语楚冠】   汉语大词典:楚冠

  • 张子房择留

    《史记.留侯世家》:“汉六年正月,封功臣。良未尝有战斗功,高帝曰:‘运筹策帷帐中,决胜千里外,子房功也。自择齐三万户。’良曰:‘始臣起下邳,与上会留,此天以臣授陛下。陛下用臣计,幸而时中,臣愿封留足矣

  • 玉晨君

    南朝梁.陶弘景《真灵位业图》:“第二中位,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黄大道君为万道之主。”道教尊奉的仙人玉晨玄黄大道君,简称为玉晨君。唐.鲍溶《赠杨炼师》诗:“明月在天将凤管,夜深吹向玉晨君。”

  • 横行介士

    蟹的别称。宋代傅肱《蟹谱》下篇:“出师下寨之际,忽见蟹,则当呼为横行介土,权以安众。”介士:甲士。【词语横行介士】  成语:横行介士汉语大词典:横行介士

  • 桓伊江上笛

    同“桓伊笛”。唐李郢《赠羽林将军》诗:“唯有桓伊江上笛,卧吹三弄送残阳。”

  • 妻者齐也

    齐:平等,相等。意谓妻子与丈夫处于匹配齐等的地位。语出汉.班固《白虎通.嫁娶》:“妻者,齐也。与夫齐体。”汉.刘熙《释名.释亲属》:“妻,齐也。夫贱不足以尊称,故齐等言也。”三国.魏.张揖《广雅.释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