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纲举目张

纲举目张

纲,网上的总绳。目,网上的眼子。全句原指提起网上的大绳,所有网眼都会张开。后泛指条理分明,或抓住主要环节,带动一切。商朝盘庚在位时期,迁都于殷。臣民都不安新居,盘庚便对他们加以训戒和开导。他指出,各级官员贵族不愿迁都完全都是出于贪图安逸的私心杂念。他还说,只有把网结在纲上,才会有条理而不致紊乱;农夫只有尽力耕作,才会有好收成。贵族、官员只有屏去私心,才会有利于国家。

【出典】:

尚书·盘庚》上:“若网在纲,有条而不紊。若农服田力穑,乃亦有秋。”

【例句】:

秦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用民》:“用民有纪有纲,一引其纪,万目皆起;一引其纲,万目皆张。” 东汉·郑玄《诗谱序》:“举一纲而万目张,解一卷而众篇明。” 南宋·蔡沈《书集传》:“纲举则目张,喻下从上,小从大。”


并列 纲,鱼网上的总绳。举,提起。目,鱼网上的眼。张,张开。提起网上的大绳,所有的网眼就张开。比喻抓住主要环节,带动次要环节。语本《吕氏春秋·用民》:“一引其纲,万目皆张。”汉·郑玄《诗谱序》:“举一纲而万目张,解一卷而众篇明。”[例]看起来这类知识好像浩如烟海,但只要抓住主要部分,就可以“~”,让我们理解它的梗概。△褒义。用于描写正确。也作“纲挈目张”。


【词语纲举目张】  成语:纲举目张汉语词典:纲举目张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沉景阳井

    也作“陈后主入井”、“景阳宫井”、“胭脂井”等。指隋军灭陈,陈后主躲避景阳宫井之事。陈后主即陈叔宝(553-604年)字元秀,小字黄奴,吴兴长城(今浙江长兴)人。南朝陈皇帝。在位时自恃长江天险,终日与

  • 一牛吼地

    《翻译名义集.数量》:“拘卢舍,此云五百弓,亦云一牛吼地,谓大牛鸣声所极闻。或云一鼓声。《俱舍》云二里,《杂宝藏》云五里。”后因以“一牛吼地”形容距离较近。宋王安石《答张奉议》诗:“五马渡江开国处,一

  • 夺锦才

    源见“夺锦袍”。称人才思敏捷,文采出名。明高启《谢赐衣》诗:“被泽徒深厚,惭无夺锦才。”偏正 夺锦,夺锦袍。形容才学超群,后来居上。语本《新唐书·宋之问传》:“武后游洛南龙门,诏从臣赋诗。左史东方虬诗

  • 三魂九魄

    见“三魂七魄”。《九尾龟》:“方才被刘厚卿一笑吓了回来,又被那倌人这一笑,把方幼恽的~一齐飞出顶门。”

  • 李斯怨

    同“李斯忆黄犬”。唐骆宾王《畴昔篇》:“邹衍含悲系燕狱,李斯抱怨拘秦桎。”

  • 鞭著

    源见“祖鞭先著”。比喻勉人努力进取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一〇四:“某寻常见是人文字,未尝敢轻易;亦恐有好处,鞭著工夫看它。”【词语鞭著】   汉语大词典:鞭著

  • 裂裳

    同“裂裳裹足”。唐唐彦谦《送樊琯司业归朝》诗:“去日应悬榻,来时定裂裳。”【词语裂裳】   汉语大词典:裂裳

  • 遏音

    同“遏密”。唐宋璟《请停仗内音乐奏》:“四齐虽许作乐,三载犹在遏音。”【词语遏音】   汉语大词典:遏音

  • 泣岐涂

    源见“杨朱泣歧路”。岐,通“歧”。形容离别分手。清顾炎武《松江别张处士悫王处士炜暨诸友人》诗:“每烦疑载鬼,动是泣岐途。”

  • 鱼服困

    源见“白龙鱼服”。指贵从贱游而得祸。清赵翼《淮阴钓台》诗:“与哙伍怜鱼服困,假齐王伏狗烹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