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终始若一

终始若一

自始至终都不改变。《荀子.礼论》:“故君子敬始而慎终,终始若一,是君子之道。”


见“始终如一”。《资治通鉴》卷79:“孚虽见尊宠,不以为荣,常有忧色。临终,遗令曰:‘有魏贞士河内司马孚字叔达,不伊不周,不夷不惠,立身行道,~。当衣以时服,敛以素棺。’”


【词语终始若一】  成语:终始若一汉语词典:终始若一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妃怨

    源见“昭君出塞”。指塞外乡愁。唐顾况《刘禅奴弹琵琶歌》:“明妃怨中汉使回,蔡琰愁处胡笳哀。”

  • 泣牛衣

    源见“牛衣对泣”。指寒士居贫守困。宋陈师道《雪》诗:“不无惭败絮,未易泣牛衣。”【词语泣牛衣】   汉语大词典:泣牛衣

  • 识微

    《易.系辞下》:“君子知微知彰,知柔知刚,万物之望。”后因以“识微”指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本质和发展趋向。汉刘向《说苑.杂言》:“故箕子弃国而佯狂,范蠡去越而易名,智过去君弟而更姓,皆见远识微而

  • 鹿车

    源见“挽鹿车”。借指贤妇鲍宣妻。清章学诚《文史通义.古文十弊》:“抑思善相夫者,何必尽识鹿车、鸿案?”【词语鹿车】   汉语大词典:鹿车

  • 如影随形

    《管子.任法》:“然故下之事上也,如响之应声也;臣之事主也,如影之从形也。”后因以“如影随形”喻两个人或两件事物关系密切,不能分离。宋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卷六:“其问祸淫福善,莫不如影随形,焕若丹青,明

  • 割肉怀归

    东方朔被汉武帝任命为常侍郎,很得宠幸。有一年三伏天,武帝下令赐给左右侍从官每人一份猪肉。负责御膳坊的大官丞到了天黑还不来分肉。东方朔就拔剑割下一块肉,对同僚们说:“大热天应早点回家,我这里就自己接受恩

  • 心长发短

    《左传.昭公三年》:“齐侯田于莒,卢蒲嫳见,泣且请曰:‘余发如此种种,余奚能为?’公曰:“诺。吾告二子。’归而告之。子尾欲复之,子雅不可,曰:“彼其发短而心甚长,其或寝处我矣。’”本谓年虽老却工于心计

  • 七国三边

    《史记.孝景本纪赞》:“晁错刻削诸侯,遂使七国俱起,合从而西乡。”又《史记.律书》:“高祖有天下,三边外畔。”西汉王朝从高祖到景帝统治时期,曾先后遭受外部三边之患和内部七国之乱。后以“七国三边”指内忧

  • 大匠斧斤

    同“大匠运斤”。清蒲松龄《十二月代郑氏与许某启》:“自分沟中断梗,无劳大匠之斧斤;何意爨下朽株,竟辱达人之鉴赏。”

  • 仪舌

    源见“张仪舌”。战国辩士张仪之舌。泛指能言善辩的人。唐元稹《献荥阳公诗五十韵》:“仪舌忻犹在,舒帷誓不褰。”【词语仪舌】   汉语大词典:仪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