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东施效颦”。谓不顾自身条件而胡乱模仿,弄巧成拙。宋黄庭坚《奉和文潜赠无咎》之七:“譬如学捧心,初不悟己丑。”
蜡炬:蜡烛。 春蚕吐丝到死才会休止,蜡泪烧干了才肯化为灰烬。 原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。 后也比喻人们为着某种理想而执着地追求,至死不渝。语出唐.李商隐《无题》:“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
宋.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二三《讥谑》:“梅询为翰林学士。一日,书诏颇多,属思甚苦,操觚循阶而行。忽见一老卒卧于日中,欠伸甚适,梅忽叹曰:‘畅哉!’徐问之曰:‘汝识字乎?’曰:‘不识字。’梅曰:‘更快活也
源见“阜财解愠”。指歌颂天下太平富足之歌谣。唐柳宗元《为耆老等请复尊号表》:“亩有余粮,足食之庆,充溢于京坻;阜财之谣,欢呼于道路。尽非人力,皆是天成。”【词语阜财谣】 汉语大词典:阜财谣
源见“云台画像”。指功臣之首。清林则徐《中秋炮台眺月》诗:“楼船将军肃钤律,云台主帅精运筹。”此指邓廷桢。【词语云台主帅】 成语:云台主帅汉语大词典:云台主帅
军:兵卒。血刃:血染刀口。士兵的武器上尚未沾血。指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。语本《荀子.议兵》:“兵不血刃,远迩来服。”见“兵不血刃”。三国蜀·诸葛亮《为后帝伐魏诏》:“夫王者之兵,有征无战,尊而且义,莫敢
《左传.隐公五年》:“五年春,公将如棠观鱼者(如,往;棠,鲁地名。《史记.鲁周公世家》作‘观渔于棠’,《榖梁传》说‘鱼,卑者之事也。公观之,非正也’,可见古‘鱼’通‘渔’。观鱼者,即观捕鱼与赏鱼之事以
源见“梅花妆”。指描梅花装点的额头。宋吴文英《玉楼春.京市舞女》词:“茸茸狸帽遮梅额,金蝉罗剪胡衫窄。”【词语梅额】 汉语大词典:梅额
源见“怀宝迷邦”。指不肯从政,隐居不仕。《周书.沈重传》:“若居形声而去影响,尚迷邦而忘观国,非所谓也。”唐刘禹锡《故荆南节度推官董府君墓志》:“居数岁,投老于南荆,迷邦纵性,委和从化。”【词语迷邦】
唐.袁郊《甘泽谣.圆观》:“后十二年秋八月,(李源)直指杭州,赴其所约。时天竺寺,山雨初晴,月色满川,无处寻访。忽闻葛洪川畔有牧名歌《竹枝词》者,乘牛叩角,双髻短衣,俄至寺前,乃观也。李公就谒曰:‘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