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绿衣使者

绿衣使者

五代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卷上《鹦鹉告事》:“长安城中有豪民杨崇义者,家富数世,服玩之属,僭于王公。崇义妻刘氏有国色,与邻舍儿李弇私通,情甚于夫,遂有意欲害崇义。忽一日醉归,寝于室中。刘氏与李弇同谋害之,埋于枯井中。其时仆妾辈并无所觉、惟有鹦鹉一只在堂前架上。……后来县官等舟诣崇义家检校。其架上鹦鹉忽然声屈,曰:‘杀家主者,刘氏、李弇也。’……其刘氏、李弇依刑处死,封鹦鹉为‘绿衣使者’,付后官养喂、张说后为《绿衣使者传》,好事者传之。”

后常以“绿衣使者”为鹦鹉的代称。

宋.苏轼《鹦鹉赋》:“绿衣翠衿。”清.李晖吉、徐灒《龙文鞭影二集》下卷:“指盗鸜鹆(晋时一参军畜养鸜鹆,主典人盗物,鸜鹆告之,参军衔之未发。后又盗牛肉,鸜鹆复白,参军曰:“盗肉应有验。”鸜鹆曰:“以新荷叶裹着屏风后。”验之果然,痛加之法。),证杀鹦鹉。”


偏正 ①指鹦鹉。据唐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鹦鹉告事》载,唐时,长安城中豪民杨崇义之妻刘氏,与邻居李弇私通,谋杀亲夫,埋尸枯井中,并报案于官,谎称丈夫失踪,恐为人所害。县官至杨家察看,杨家堂前鹦鹉忽作人言,谓杀主人的是刘氏、李弇。案情由此大白。唐玄宗闻说此事,遂封鹦鹉为“绿衣使者”。②近现代称邮递员。△褒义。多指邮递员。


【词语绿衣使者】  成语:绿衣使者汉语词典:绿衣使者

猜你喜欢

  • 染指于鼎

    比喻占取非所应得利益。公元前605年,楚国送给郑灵公一只甲鱼。当时郑国大夫公子宋、公子家二人正在入朝,突然,公子宋的食指跳动不已,就把它给子家看,说,以往我发生这种情况,一定会尝到新奇的美味。等到进朝

  • 河东饭

    宋 陶穀《清异录.河东饭》:“晋王尝穷追汴师,粮运不继,蒸栗以食,军中遂呼栗为河东饭。”后遂以“河东饭”作栗的别称。【词语河东饭】   汉语大词典:河东饭

  • 归师勿掩,穷寇勿追

    归师:撤退的军队。掩:乘其不备进行袭击。穷寇:走投无路的敌人。 对撤退中的敌人不要袭击,对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要追赶。 指在特定条件下要防止敌人作拼死抵抗而使自己吃亏。语出《孙子.军争》:“归师勿遏,

  • 推食解衣

    同“解衣推食”。《隋书.沈光传》:“帝每推食解衣以赐之,同辈莫与为比。”唐皇甫冉《送陆鸿渐赴越》诗序:“尚书郎鲍侯,知子爱子者,将推食解衣以拯其极。”并列 推,让。解,脱。让出自己的食物给我吃,脱下身

  • 含璞之璧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指未雕琢的和氏璧,喻未遇的才学之士。唐柳宗元《愈膏肓疾赋》:“亦犹卞和献含璞之璧,伯乐相有孕之马。”

  • 死友

    生死之交,即能舍命相助的朋友。《后汉书.赵岐传》:“嵩先入,白母曰:‘出行,乃得死友。’”《后汉书.范式传》:“若二子者,吾生友耳。山阳范巨卿,所谓死友也。”巨卿:范式的字。【词语死友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歌大风

    源见“大风歌”。指慷慨悲歌。表达守土安邦的豪情壮怀。唐太宗《过旧宅》诗之二:“八表文同轨,无劳歌《大风》。”董必武《感时杂咏》:“欲守四方歌《大风》,飞鸟未尽先藏弓。”

  • 牛闺

    同“牛郎织女”。闺,指织女。唐许敬宗《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》之一:“牛闺临浅汉,鸾驷涉秋河。两怀萦别绪,一宿庆停梭。”【词语牛闺】   汉语大词典:牛闺

  • 咫尺颜

    同“咫尺天颜”。唐元稹《酬乐天待漏入阁见赠》诗:“密视枢机草,偷瞻咫尺颜。”【词语咫尺颜】  成语:咫尺颜汉语大词典:咫尺颜

  • 深知灼见

    深切的了解,透彻的见地。《野叟曝言》第一○五回:“幼闻义方,长读经传,崇正辟邪之志,愈坚愈定,时以灭除老佛为念,深知灼见,确然无疑。”参见“真知灼见”。见“真知灼见”。《野叟曝言》105回:“幼闻义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