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:同“现”。 天下太平就出仕,不太平就退隐。 这是古人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。语出《论语.泰伯》:“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。”元.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一折:“岂不闻圣人之言天下有道
参见:躯不赀偏正 赀,资财。不可用资财估价的身体。指贵重的身体。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:“用~,临不测之险。”△多用于的价值方面。【词语不赀之躯】 成语:不赀之躯汉语大词典:不赀之躯
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谓冤弃英才。清尤侗《饮高念东太史斋赋呈》诗:“谁忍荆玉刖,共惜隋珠弹。”
同“觿年”。《陈书.始兴王伯茂传》:“体自尊极,神姿明颖。玉映觿辰,兰芬绮岁。”【词语觿辰】 汉语大词典:觿辰
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始皇初即位,穿治郦山,乃并天下,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,穿三泉,下铜而致椁……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。”后遂以“银海”指古代帝王陵墓中用水银灌注制造的人工湖。南朝 梁何逊《行经孙氏
源见“四知金”。杨震,字伯起。指非义之赠。清唐孙华《赠商州丞》诗:“终年未饱侏儒粟,昏夜频麾伯起金。”
源见“自相矛盾”。比喻用对方的言论、方法或缺点来反驳或攻击对方。廖仲恺《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的关系》:“所以他在别个方面,用个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的办法,对于马罗达斯所引各处的凭据,从实例上驳他
宋.陆佃《埤雅.释天》:“今俗五月谓之分龙雨,曰隔辙,言夏雨多暴至,龙各省分域,雨蜴往往隔一辙而异也。”又宋.庄季裕《鸡肋篇》中:“(二浙)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,自此雨不周遍,犹北人呼隔辙也。”此事又见
谓面临死亡。章炳麟《马良请速开国会》: “吾所为良忧者,七十岁老秃翁,危如朝露,旦夕将入天宫,若无上帝邪? 一瞑不视亦已矣,若有上帝邪? ”参见:○危若朝露【词语危如朝露】 成语:危如朝露汉语大词典
参见:安陵知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