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舟中敌国

舟中敌国

史记.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魏文侯既卒,起事其子武侯(名击,与韩、赵三分晋地)。武侯浮西河而下,中流,顾而谓吴起曰:‘美哉乎山河之固,此魏国之宝也!’起对曰:‘在德不在险。昔三苗氏(我国古代居住在长江中游以南一带地方的部族名)左洞庭,右彭蠡,德义不修,禹灭之。夏桀之居,左河济,右泰华,伊阙(地名,在今河南洛阳市南,即春秋周阙塞)在其南,羊肠(羊肠阪在今山西静乐县境内。今山西晋东南地区与河南林县交界处也有羊肠阪)在其北,修政不仁,汤放之。殷纣之国,左孟门(今河南辉县西有孟门隘道,山西吉县西有孟门山,这些都在殷都朝歌之西;说左孟门,则东面别有孟门),右太行,常山在其北,大河经其南,修政不德,武王杀之。由此观之,在德不在险。若君不修德,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。’武侯曰:‘善’。”

魏武侯赞美表里山河之固。吴起认为国家的巩固与否,不是在于山川之势有险要可凭,而在于修明政治。如果政治腐败,即使有山河之固,也是要被人灭国的,三苗氏、夏桀、殷纣王就是例证;如果政治腐败,则不得人心,同舟之人也可成为敌国,还谈什么山川之固呢。

后因以“舟中敌国”比喻众叛亲离的孤立处境。

唐.陆贽《论关中事宜状》:“是知立国之安危在势,任事之济否在人,势苟安则异类同心也;势苟危则舟中敌国也。”(《陆宣公集》十一)


见“同舟敌国”。唐·陆贽《论关中事宜状》:“是知立国之安危在势,任事之济否在人,势苟安则异类同心也,势苟危则~也。”


【词语舟中敌国】  成语:舟中敌国汉语词典:舟中敌国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柄

    《周礼.天官.太宰》:“以八柄诏王驭群臣:一曰爵,以驭其贵;二曰禄,以驭其富;三曰予,以驭其幸;四曰置,以驭其行;五曰生,以驭其福;六曰夺,以驭其贪;七曰废,以驭其罪;八曰诛,以驭其过。”八柄,即爵、

  • 鲁两儒生

    《汉书.叔孙通传》:“于是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。鲁有两生不肯行,曰:‘公所事者且十主,皆面谀亲贵。今天下初定,死者未葬,伤者未起,又欲起礼乐。礼乐所由起,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。吾不忍为公所为。公所为不合

  • 买一峰

    同“买山”。唐陆畅《送独孤秀才下第归太白山》诗:“须寻最近碧霄处,拟倩和云买一峰。”

  • 琼报

    源见“投木报琼”。喻厚报。宋辛弃疾《满江红.和卢国华》词:“但欲搜好语,谢新词,羞琼报。”【词语琼报】   汉语大词典:琼报

  • 一指

    同“一指马”。晋潘岳《秋兴赋》:“闻至人之休风兮,齐天地于一指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.广譬》:“若夫通精元一,合契造化,混盈虚以同条,齐得失于一指者,爱恶未始有所系,穷通不足以滑和。”【词语一指】   汉

  • 春秋责帅

    《三国志》卷三十五《蜀书.诸葛亮传》:诸葛亮于失街亭后上疏自贬:“至有街亭违命之阙……咎皆在臣授任无方。臣明不知人,恤事多暗,《春秋》责帅,臣职是当,请自贬三等,以督厥咎。”蜀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时,用

  • 萧何为法,斠若画一

    萧何:汉朝开国名相。斠( ㄐㄧㄠˋ jiào ):古代量谷时,平斗斛的器具。引申为持正、公平。一作“顜”( ㄐㄧㄠˋ jiào , ㄐㄧㄤˇ jiǎng )、“讲”、“较”。画一:整齐,一律。

  • 黄石符

    同“黄石略”。唐骆宾王《久戍边城有怀京邑》诗:“战士青丝络,将军黄石符。”

  • 梅市

    《汉书.梅福传》:“人有见福于会稽者,变名姓,为吴市门卒云。”《汉书》记载:梅福曾为会稽吴市门卒。后遂用为咏吴地之典。“梅市”即指梅福。唐.郎士元《送李遂之越》诗:“梅市门何处,兰亭水向流。”【词语梅

  • 掷果满车

    同“掷果车”。明 无心子《金雀记.掷果》:“灯市里,共徘徊,要图掷果满车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