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舳舻千里

舳舻千里

舳(zhú竹):船尾部持舵处。舻(lú芦):船前部刺棹处。形容船多,首尾相接,千里不绝。汉武帝元封五年(前106年)冬,武帝南巡到浔阳(今江西九江),登船游览,船队千里相接,一直到接近枞阳(今安徽桐城县东南)才离舟上岸,作《盛唐枞阳之歌》。后以“舳舻千里”为典,形容船只连绵行驶,千里不绝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《武帝纪》196页:“五年冬,行南巡狩,至于盛唐(地名,在南郡附近)。”“自寻阳浮江,……舳舻千里,薄枞阳而出,作《盛唐枞阳之歌》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陆机传》:“轴轳千里,前驱不过百舰。” 唐·杨炯《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:“军营对日,兵气横天,开玉堂而按部,坐金城而勒阵,关巩之甲,犀兕七重,艅艎之船,舳舻千里。” 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方其破荆州,下江陵,顺流而东也,舳舻千里,旌旗蔽空,酾酒临江,横槊赋诗,固一世之雄也。” 元·欧阳玄诗:“舳舻尾相衔,密切若鳞甲。”


主谓 舳舻,船头和船尾,泛指船只。船多,首尾相接,千里不绝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~,薄枞阳而出。”※舳,不读作zhóu。△描写船多的场面。也作“轴轳千里”、“舳舻相继”、“舳舻相接”。


【词语舳舻千里】  成语:舳舻千里汉语词典:舳舻千里

猜你喜欢

  • 鸡酒之礼

    源见“炙鸡渍酒”。指祭奠。晋王嘉《拾遗记.魏》:“田畴,北平人也。刘虞为公孙瓒所害,畴追慕无已,往虞墓设鸡酒之礼,恸哭之音动于林野。”

  • 安仁头白

    同“潘安白发”。宋张先《苏幕遮》词:“莫讶安仁头白早,天若有情,天也终须老。”

  • 小人儒

    《论语.雍也》:“子谓子夏曰:‘女为君子儒,无为小人儒。’”孔子曾教导他的学生子夏(卜商字),要做一个重道义的君子儒,不要做追求私利的小人儒。唐.孟郊《旅次湘沅有怀灵均》:“名参君子场,行为小人儒。”

  • 丞相赎子罪不果

    参见:阳石污,公孙诛

  • 七庙

    《礼记.王制》:“天子七庙,三昭三穆,与太祖之庙而七。”此指四亲庙(父、祖、曾祖、高祖)、二祧(远祖)和始祖庙。后因以“七庙”代指王朝。汉贾谊《过秦论上》:“一夫作难而七庙隳。”南朝 陈徐陵《司空徐州

  • 须贾擢发

    源见“擢发难数”。称其罪行极多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廉颇负荆,须贾擢发。”

  • 秦庭之哭

    源见“哭秦庭”。谓乞求别人援救国难。北周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鬼同曹社之谋,人有秦庭之哭。”《聊斋志异.禽侠》:“三年而巢不移,则报仇之计已决;三日不返,其去作秦庭之哭可知矣。”偏正 秦,春秋时诸侯国之

  • 燃灰

    源见“死灰复燃”。喻失势者重新得势。明刘若愚《酌中志.黑头爰立纪略》:“又一疏力救郭巩,或有嘉其义侠者,然其意实欲藉此为燃灰计耳。”【词语燃灰】   汉语大词典:燃灰

  • 惄如调饥

    惄( ㄋㄧˋ nì ):思念。调:通“朝”,鲁诗作“朝”。早晨。 如同早晨饿肚子想吃食物一样。 形容思念之切。语出《诗.周南.汝坟》:“遵彼汝坟,伐其条枚。未见君子,如调饥。”郑玄笺:“惄,思也

  • 宁子商歌

    源见“宁戚饭牛”。又《淮南子.氾论训》“宁戚之商歌”汉高诱注:“商旅于齐,疾世商歌以干桓公。”后以“宁子商歌”指寒士自求用世之歌。三国 魏曹植《七启》:“采英奇于仄陋,宣皇明于岩穴。此宁子商歌之秋,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