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草头木脚,陷人倒卓

草头木脚,陷人倒卓

隐指苏绅和梁适,后世借喻奸邪小人。草头,为“苏”的字头;木脚,为“梁”的字脚。苏绅字仪甫,泉州晋江(今福建晋江)人。真宗天禧进士。历宜州、开封府推官、三司盐铁判官等。曾上书朝廷,指出边防偏重西北、疏略南方之弊,又陈述八事,对吏治、兵备、财政、民食等,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主张,受到仁宗嘉奖,升任史馆修撰、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。但他急于升迁,善中伤人。曾上书攻击王德用,文中有“宅枕乾冈,貌类艺祖”语,意思是说王德用的脑袋和相貌长得像宋太祖。使仁宗十分厌恶,将其奏疏压下来不予批复。并将苏绅贬官,以吏部郎中改侍读学士、集贤殿修撰、知河阳,徙河中。未赴职就一病不起,又吃错了药,使病情恶化,不久就死去了。当时,苏绅与梁适同在宫中为官。梁适通晓法令,遇事有胆量,但心术不正。御史马遵、吴中复极力弹劾他贪得无厌,依权仗势,被罢为郑州知州。由于苏绅与梁适险恶邪僻,人们便将俩人的姓编成了隐语,说“草头木脚,陷人倒卓。”

【出典】:

宋史》卷294《苏绅传》9813-9814页:“绅锐于进取,善中伤人。阴中王德用,其疏至有‘宅枕乾冈,貌类艺祖’之语,帝恶之,匿其疏不下。遂出绅,以吏部郎中改侍读学士、集贤殿修撰、知河阳,徙河中。未行感疾,为医者药所误,犹力疾笞之,已而卒。……绅与梁适同在两禁,人以为险诐(bì毕,邪僻),故语曰:‘草头木脚,陷人倒卓。’”又《宋史》卷285《梁适传》9624页:“适晓畅法令,临事有胆力,而多挟(xié携,心里怀着)智数,不为清议所许。御史马遵、吴中复极论其贪黩(dú读)怙(hù互,依恃,依靠)权,罢知郑州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魏泰《碧云騢》:“梁适与苏绅有奸邪之迹,时号草头木脚,隐语其姓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绡粉泪

    同“锦书封泪”。宋秦观《调笑令.灼灼》词:“红绡粉泪知何限,万古空传遗怨。”

  • 摇鹅毛扇

    同“摇羽毛扇”。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一:“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摇鹅毛扇的,是一个唱傀儡戏的提线的人。”述宾 传说诸葛亮善谋,常执羽扇临阵指挥。后因以“摇鹅毛扇”比喻出谋划策。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:

  • 王佐才

    《汉书.董仲舒传赞》:“刘向称‘董仲舒有三佐之材,虽伊、吕亡以加,管、晏之属,伯者之佐,殆不及也。’”《三国志.魏书.荀彧传》:“彧年少时,南阳何颙异之,曰:‘王佐才也。’”王佐才,也称“王佐材”,意

  • 二顷田

    源见“苏秦六印”。指赖以谋生的田地。后多用以为归隐之词。北周庾信《拟咏怀》之二:“洛阳 苏季子,连横遂不连。既无六国印,翻思二顷田。”元 萨都剌《上赵凉国公》诗:“笑辞天上九鼎贵,来种江东二顷田。”【

  • 九方皋

    《列子.说符》:“秦穆公谓伯乐曰:‘子之年长矣,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?’伯乐对曰:‘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,天下之马者,若灭若没,若亡若失,若此者绝尘弭?。臣之子皆下才也,可告以良马,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。臣

  • 车公

    《晋书.车胤传》:“〔车胤〕又善于赏会,当时每有盛座而胤不在,皆云‘无车公不乐’。”后因用“车公”借指乐于集会游赏之人。唐王维《酬慕容十一》诗:“行行西陌返,驻幰问车公。”宋徐铉《寄钟谟》诗:“不得车

  • 湘竹

    同“湘妃竹”。唐白居易《江上送客》诗:“杜鹃声似哭,湘竹斑如血。”清唐孙华《笔床》诗:“湘竹离离欲作堆,书签砚匣自追陪。”【词语湘竹】   汉语大词典:湘竹

  • 狼狈为奸

    狼和狈常合伙伤害牲畜,因以比喻相互勾结干坏事。《隋唐演义》八五回:“安禄山向同李林甫狼狈为奸。”清.吴趼人《近十年之怪现状》一六回:“好在彼此都是狼狈为奸的,虽彰明较著,亦不妨事。”鲁迅《两地书》三一

  • 鳌背楼台

    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美喻海上岛屿。唐罗隐《寄窦泽处士》诗之二:“鳌背楼台拂白榆,此中槎客亦踟蹰。”

  • 皋惟团力

    《新唐书.太宗诸子曹嗣王皋传》:“皋字子兰,少补左司御兵曹参军,天宝十一载嗣王……李希烈反,迁江西节度使。受命日,不宿家,至豫章,大令将吏曰:‘有功未申与怀器谋不发者,皆自言。’得裨校伊慎、李伯潜、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