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经三浣
《新唐书.柳公权传》:“尝与六学士对便殿,帝(注:唐文宗)称汉文帝恭俭,因举袂曰:‘此三澣(注:音huàn,洗)矣!’学士皆贺,独公权无言。帝问之,对曰:‘人主当进贤退不屑,纳谏诤,明赏罚。服澣濯之衣,此小节耳。非有益治道者。’”
史传汉文帝刘恒恭谨节俭。唐文宗一次在便殿与朝臣谈话,一面称赞汉文帝,一面举着衣袖说:“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。”言外之意是向朝臣显示自己愿效法汉文帝,亲躬节俭。后因用为宣扬帝王节俭的典故。
《幼学句解》卷四“衣饰”:“晋侯衣不重裘,唐宗服经三浣。”
《新唐书.柳公权传》:“尝与六学士对便殿,帝(注:唐文宗)称汉文帝恭俭,因举袂曰:‘此三澣(注:音huàn,洗)矣!’学士皆贺,独公权无言。帝问之,对曰:‘人主当进贤退不屑,纳谏诤,明赏罚。服澣濯之衣,此小节耳。非有益治道者。’”
史传汉文帝刘恒恭谨节俭。唐文宗一次在便殿与朝臣谈话,一面称赞汉文帝,一面举着衣袖说:“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。”言外之意是向朝臣显示自己愿效法汉文帝,亲躬节俭。后因用为宣扬帝王节俭的典故。
《幼学句解》卷四“衣饰”:“晋侯衣不重裘,唐宗服经三浣。”
同“以管窥豹”。宋王令《客杭思李常伯》诗:“我愚不敢望,时以管觇豹。”
源见“乘鸾”。泛指贤能的夫妻。宋柳永《巫山一段云》词之五:“萧氏贤夫妇,茅家好弟兄。”
同“斩木揭竿”。清侯方域《太子丹论》:“斩竿一呼,而天下瓦解。”【词语斩竿】 汉语大词典:斩竿
《宋书.桂阳王传》:“乐毅归赵,不忍谋燕;况孤子礼则君臣,恩犹父子者乎。所以枕戈泣血,祇以兄弟之仇尔。”枕戈:头枕兵器。泣血:哭得眼里流出血来。形容极度哀伤,枕戈而泣,眼中流血。后因以“枕戈泣血”为时
骂人愚拙的话。《晋书.刘曜传》:“曜怒甚,毁其表曰:‘犬荔奴,不忧命在须臾,犹敢如此!’”【词语荔奴】 汉语大词典:荔奴
见“芝艾并焚”。【词语芝艾同焚】 成语:芝艾同焚汉语大词典:芝艾同焚
指:意思、意图。景:古“影”字。 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失去了原意,身影经过描画以后也改变了原形。 表示事物经过转手,容易失实。语出《孟子外书.孝经篇》:“传言失指,图景失形,言治者尚覈实。”汉.应劭《
源见“吐哺握发”。谓在位者礼贤下士。宋汪元量《杭州杂诗和林石田》之七:“有客肠回九,无人发握三。”
同“践阼”。《隶释.汉山阳太守祝睦后碑》:“乡党逡逡,朝廷便便,践䟭州郡,阶究右坐。”洪适释:“䟭即阼字。”
同“胡椒八百斛”。宋陈与义《食虀》诗:“君不见领军家有鞋一屋,相国藏椒八百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