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触瑟

触瑟

汉书.金日䃅传》:“何罗(即莽何罗,时欲行刺汉武帝)褏(袖)白刃从东箱上,见日䃅,色变,走趋卧内欲入,行触宝瑟,僵。日䃅得抱何罗,因传曰:‘莽何罗反!’……日䃅捽胡投何罗殿下,得禽缚之。”后因以“触瑟”为暴露奸邪之典。南朝 梁刘孝绰《答云法师书》:“宁虑五怨,思效遂虏,引梁丘随剑之说,日䃅触瑟之辞。”明夏完淳《大哀赋》:“至于五世编安,三朝旧事,指触瑟为贞规,目采芝为佞轨。”


【词语触瑟】   汉语词典:触瑟

猜你喜欢

  • 归元

    《左传.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〔先轸〕免胄入狄师,死焉。狄人归其元,面如生。”元,首。后以“归元”谓归还人头。北周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狄人归元,三军凄怆。”程善之《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》:“城门免胄

  • 江皋珠佩

    同“江妃玉佩”。明杨珽《龙膏记.藏春》:“似江皋珠佩相投,又谁知是弓蛇杯酒。”

  • 诗成横槊

    同“横槊赋诗”。宋苏轼《送曹辅赴闽漕》诗:“诗成横槊里,楯墨何曾干!”

  • 光怪陆离

    色彩斑斓,形象怪异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五向:“接连失了几回火,把院子里的几万担柴尽行烧了。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,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,光怪陆离。”并列 光怪,奇异的光彩。陆离,色彩繁杂。形容离奇古怪或色彩

  • 异世风流

    《后汉书.郭太传》:“郭太字林宗,太原界休人也。……共刻石立碑,蔡邕为其文,既而谓涿郡卢植曰:‘吾为碑铭多矣,皆有慙德,唯郭有道无愧色耳。”郭太是东汉时的著名高士,初,见河南尹李膺,遂相友善,名震京师

  • 京洛化衣

    同“京洛尘”。宋陆游《初春出游戏作》诗:“京洛化衣无梦去,邯郸观妓有诗传。”

  • 牛眠处

    同“牛眠地”。明李东阳《房山山房相墓道中纪事》诗之六:“前冈恐有牛眠处,倦马临溪驻复行。”

  • 乱头粗服

    乱头:乱发蓬头。粗服:粗劣衣服。指蓬头乱发,衣服粗劣。 梁同书(1723-1815年),字元颖(yǐng影),号山舟,钱塘(今浙江杭州市)人。清乾隆十七年(1752年)殿试,入翰林升侍讲。梁同书喜爱书

  • 负荆谢罪

    同“负荆请罪”。金马钰《满庭芳.谢咸阳王法师》词:“追悔无由,不免仿效廉颇。专专负荆谢罪,望吾师,痛挞则个。”见“负荆请罪”。金·马钰《满庭芳·谢咸阳王法师》:“追悔无由,不免仿效廉颇。专专~,望吾师

  • 如柴

    形容人瘦削。明代周祈《名义考》:“今人谓瘦甚曰‘如柴’柴,豺也。豺体细瘦,棘人骨立,谓之‘柴毁’,豺与柴通。”棘( ㄐㄧˋ jì 亟):有父丧或母丧者的自称,意思是为丧亲哀戚而急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