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言过其实

言过其实

形容言语、见解因为夸大而与实际情况不符。马谡(190-228年),字幼常,襄阳宜城(今湖北宜城南)人。三国蜀汉著名谋士,马良之弟。跟随刘备入蜀,任越巂太守。才器过人,喜好议论军计。深得诸葛亮器重。但刘备觉得他华而不实,临终时对诸葛亮说:“马谡说话虚妄夸大,不可重用啊!”诸葛亮不以为然,任命马谡为参军,每次引见他,总是谈论整天。后主建兴六年(228年),诸葛亮兵出祁山伐魏,以马谡为先锋,和魏将张郃战于街亭(今甘肃庄浪东南),马谡刚愎自用,被张郃打败,士卒离散。诸葛亮被迫退兵。马谡下狱,后死于狱中。为此,诸葛亮十分痛心,大哭不止。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蜀书》《马谡传》卷39第983页:“(谡)才器过人,好论军记,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。先主临薨谓亮回:‘马谡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,君其察之!’亮犹谓不然,以谡为参军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回:“且住,说书的这话有些言过其实。”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回:“你以为我言过其实,我不能不将他们那旗人的历史对你讲明,你好知道我不是言过其实。”


主谓 指言语浮夸,超过实际情况。语本《管子·心术上》:“物固有形,形固有名。此言不得过实,实不得延名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马谡传》:“先主临薨谓亮曰:‘马谡~,不可大用,君其察之。’”陆文夫《美食家》:“如果真有可取的话也可学点技术,如果~的话也可把朱自冶揶揄一顿,煞煞他的锐气!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言谈交际方面。→夸大其词 ↔言之凿凿 言必有中


【词语言过其实】  成语:言过其实汉语词典:言过其实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君司马

    司马迁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,新寡,好音。故相如缪与令相重,而以琴心挑之……从车骑,雍容闲雅甚都。及饮卓氏弄琴,文君窃从户窥之,心悦而好之,恐不得当也。既罢,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

  • 掣鲸

    唐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之四:“或看翡翠兰苕上,未掣鲸鱼碧海中。”后因以“掣鲸”比喻才大气雄。金元好问《晨起》诗:“掣鲸莫倚平生手,只有东溪把钓竿。”【词语掣鲸】   汉语大词典:掣鲸

  • 跨凤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借指结成美好姻缘。明高明《琵琶记.牛相发怒》:“岂是我无佳婿得乘龙,他有甚福缘能跨凤?”清 张可惠《张灯曲》:“重重密誓两心知,不得跨凤随萧史。”【词语跨凤】   汉语大词典:跨凤

  • 由基一箭中

    源见“百步穿杨”。形容箭术高超。唐罗隐《隐尝在江陵忝故中书白公叨蒙知遇今复重过渚宫感事悲身遂成长句》:“才怜曼倩三冬后,艺许由基一箭中。”

  • 目论

    指齐国使者向越王无强说:君王知人之失而不知己过,这如见人毫毛而不见自己眼毛,这就叫““目论”。此典比喻见识肤浅;或见识错误,酿成大错。越王句(gōu勾)践后第七代越王无强起兵北伐齐国,西战楚国,与中原

  • 阮囊贫

    同“阮囊羞涩”。清张问陶《除日同亥白登豆积山游唐冲妙先生张果祠》诗:“笑索阮囊贫,惟馀一两屐。”

  • 越鄂衾

    同“鄂君被”。宋刘筠《清风十韵》诗:“夕劲淮阳桂,晨凄越鄂衾。”

  • 三珠

    同“三珠树”。北周庾信《伤心赋》:“三虎二龙,三珠两凤,并有山泽之灵,各入熊罴之梦。”【词语三珠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珠

  • 长铗归来乎

    铗( ㄐㄧㄚ jiā ):剑把。这里指剑。 长剑呵,我们还是回去吧! 形容羁旅失意的愁闷心情。语出《战国策.齐策四》:“齐人有冯谖者,贫乏不能自存,使人属孟尝君,愿寄食门下。居有顷,倚柱弹其剑,

  • 仲颖残忍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董卓传》:“董卓字仲颖,陇西临洮人也。”“卓性残忍不仁,遂以严刑胁众,睚眦之隙必报,人不自保。”东汉.董卓字仲颖,他生性残忍,报复心极强,为官施政,常以严刑慑服众庶。唐.卢照邻《咏史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