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选》卷二九载汉张衡《四愁诗》。序曰:“时天下渐弊,郁郁不得志,为《四愁诗》。”张衡,字平子。后遂以“平子四愁”为咏愁的典实。唐崔峒《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》诗:“平子四愁今莫比,休文八咏自同时。”
源见“宣室召”。指朝见君王。唐独孤及《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》:“早晚朝宣室,归时道路光。”
源见“牛衣对泣”。形容生活窘困。宋苏轼《和穆父新凉》:“但知眠牛衣,宁免刺虎圈。”
源见“牛衣对泣”。形容士人出身贫困。王章曾官京兆尹,因以“京兆”为其代称。宋苏辙《和柳子玉纸帐》:“京兆牛衣聊可籍,公孙布被旋须缝。”
朱门:旧指官宦显贵之家。 富贵人家酒肉吃不完,任其臭腐。 极言豪富之家生活奢侈浪费。语出唐.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: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”周代《晚晴小集.江城舞台姐妹》:“在那个灯红
同“鹤归华表”。清洪昇《长生殿.哭像》:“蓦地里增悲怆,甚时见鸾骖碧汉,鹤返辽阳。”
《易.乾》:“九五,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”孔颖达疏:“谓有圣佑之人得居王位。”后以飞龙在天喻指帝王在位。宋.陆游《丞相率文武百僚请建重明节表》:“飞龙在天,方仰君临之德;流虹绕渚,实开圣作之祥。”《喻
同“长铗归来”。宋杨万里《武陵春.老夫茗饮小过》词:“长铗归乎逾十暑,不著鵕鸃冠。”
喻:明白,知道。 君子明白大义,小人只知小利。语出《论语.里仁》:“子曰:‘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’”杨继绳《不妨一条“白道”走到底》(《光明日报》1993年8月5日):“近年来,在青年知识分子中
源见“藏舟去壑”。比喻事物不断变化,不可固守。常用以哀悼死者。唐岑参《西河太守杜公挽歌》之一:“蒙叟悲藏壑,殷宗惜济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