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笔生花”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淮泊》:“可笑一场闲话,破诗书万卷,笔蕊千花。”
《诗.齐风.敝笱》:“敝笱在梁,其鱼鲂鳏。”郑玄笺:“鲂也、鳏也,鱼之易制者,然而敝败之笱不能制……喻鲁桓微弱,不能防闲文姜终其初时之婉顺。”后因以“鲂鳏”喻品行不端而难以制管的女子。《好逑传》十七回
源见“乞墦”。喻指求取利益的恶浊之地。元 刘濩《寄尤端木编修》诗:“媚终辞卫灶,乞肯近齐墦。”
同“王粲依刘”。清 许承钦《送何偶圃游西陵》诗:“袁宏草檄才无敌,王粲依人意未平。”
源见“拔葵去织”。借指廉洁奉公之节操。《后汉书.谢夷吾传》:“爰牧荆州,威行邦国。奉法作政,有周召之风;居俭履约,绍公仪之操。”【词语公仪之操】 成语:公仪之操汉语大词典:公仪之操
宋苏轼《发广州》诗:“朝市日已远,此身良自如。三杯软饱后,一枕黑甜余。”自注:“俗谓睡为黑甜。”后因以“黑甜乡”指梦乡。元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四折:“笑他满朝朱紫贵,怎如我一枕黑甜乡。”【典源】 宋·
《庄子.天地》:“夫圣人鹑居而鷇(音kòu)食,鸟行而无彰。”鹑居,如鹑鸟之居于野外而无有定所;鷇食,鷇,待母哺食的幼鸟,鷇食即鷇饮,雏鸟仰母哺食而足,常比喻无心而得以自足。鹑鷇饮,是一种比喻的说法,
源见“湘妃竹”。咏竹的典故。唐薛涛《酬人雨后玩竹》诗:“多留晋贤醉,早伴舜妃悲。”
唐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之二:“王 杨 卢 骆当时体,轻薄为文哂未休。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。”后以“不废江河”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。清姚莹《复杨君论诗文书》:“至以仆为‘不废江河’之喻,则不
《列子.仲尼》:“尧治天下五十年,不知天下治欤,不治欤?……尧乃微服游于康衢,闻儿童谣曰:‘立我蒸民,莫非尔极。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’尧喜问曰:‘谁教尔为此言?’童儿曰:‘我闻之大夫。’问大夫,大夫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