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送故迎新

送故迎新

原指某地送走旧官,又迎来新官。王嘉字公仲,平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。汉哀帝时任御史大夫,后为丞相。王嘉为人刚直严毅,威望很高,哀帝很敬重他。汉哀帝初即位,想要匡正成帝时政治上的弊病,在政治措施上变动很多。王嘉上疏劝谏说:孝文帝时,二千石俸禄以上的官员都能安居官位,保持政局的稳定。后来政事变化太多,公卿以下官员频繁变动更迭,朝廷由司隶和刺史监督举劾各级官吏的大小错误,使不少官员数月间就撤换一次,刚送走旧官,又迎接新官。去职的旧官和赴任的新官在路上常会遇上,交错而行。使官吏们拘谨求安,惟恐遭贬获罪,只图苟全,营私的人更加普遍。后以“送故迎新”为典,言人与事的迎送更迭,又作“送旧迎新”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86《王嘉传》3488、3490页:“王嘉字公仲,平陵人也。”“征入为大鸿胪,徙京兆尹,迁御史大夫。建平三年(前4年)代平当为丞相,封新甫侯,加食邑千一百户。嘉为人刚直严毅有威重,上甚敬之。哀帝初立,欲匡成帝之政,多所变动,嘉上疏曰:‘……孝文时,吏居官者或长子孙,以官为氏,仓氏、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。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,然后上下相望,莫在苟且之意。其后稍稍变易,公卿以下传相促急,又数改更政事,司隶、部刺史察过悉劾,发扬阴私,吏或居官数月而退,送故迎新,交错道路。中材苟容求全,下材怀危内顾,壹切营私者多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徐铉《除夜》:“寒灯耿耿漏迟迟,送故迎新了不期。”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17:“黄尘四起,骑牛真人,金堂玉室,送故迎新。” 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·香山居士》:“余观宋景文公《守岁诗》云:‘迎新送故只如此,且尽灯前婪尾杯。’” 宋·杨万里《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城》:“送旧迎新也辛苦,一番辛苦两年间。” 宋·普济《五灯会元·石霜宗鉴禅师》:“上堂曰:‘送旧年,迎新岁,动用不离光影内。’”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3:“若要我倚门献笑,送旧迎新,宁甘一死,决不情愿。”


并列 送走旧的,迎来新的。①指送旧官,迎新官。《汉书·王嘉传》:“吏或居官数月而退,~,交错道路。”②指送旧岁,迎新岁。宋·徐铉《除夜》:“寒灯耿耿漏迟迟,~了不欺。”③指妓女生涯。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中:“朝为秦雨,暮为楚云,~,此章台之恒事也。”△常用于描述新旧替代之人事。”→吐故纳新 寒来暑往 ↔一去不返。也作“送旧迎新”、“迎新送故”、“迎新送旧”。


【词语送故迎新】  成语:送故迎新汉语词典:送故迎新

猜你喜欢

  • 陶朱

    同“陶朱公”。《韩非子.解老》:“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,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,而下有猗顿、陶朱、卜祝之富,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。”郁达夫《题友人郑泗水半闲居》诗:“难道半闲还治产,五湖大业比陶朱。”【

  • 李膺门馆

    同“李膺门”。唐王季友《酬李十六岐》诗:“于何车马日憧憧,李膺门馆争登龙。千宾揖对若流水,五经发难如叩钟。”【词语李膺门馆】   汉语大词典:李膺门馆

  • 虎去

    同“渡虎”。宋黄庭坚《寄题安福李令适轩》诗:“孝慈民父母,虎去蝗退飞。”

  • 熊虺食人魂

    《楚辞.招魂》:“雄虺九首,往来倏忽,吞人以益其心些。”东汉.王逸注:“言复有雄虺,一身九头,往来掩忽,常喜吞人魂魄,以益其心,贼害之甚也。”熊虺,古代传说中的九头巨蛇。据说此怪喜吃人的魂魄。后因喻指

  • 树西靡

    《文选》卷四三刘孝标(峻)《重答刘秣陵沼书》:“冀东平之树,望咸阳而西靡。”唐李善注引《圣贤冢墓记》曰:“东平思王冢在东平。无盐人传云:思王归国京师,后葬,其冢上松柏西靡。”《汉书.宣元六王传.东平王

  • 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

    《大戴礼记.保傅》:“正其本,万物理;失之毫厘,羞之千里;故君子慎始也。”毫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意谓开始时只因稍微差一点儿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差误或错误。闻一多《屈原问题》:“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

  • 取精用宏

    《左传.昭公七年》:“蕞尔国,而三世执其政柄,其用物也宏矣,其取精也多矣。”后以“取精用宏”谓享用奢侈。清全祖望《经史问答》卷五:“若但以取精用宏为说,崔 庆、栾 郤、孙 宁诸乱臣,孰非取精用宏者,何

  • 断弦

    源见“琴瑟”。古以琴瑟调和喻夫妻和谐,故谓丧妻为“断弦”。宋郑刚中《答潼州宇文龙图》:“自闻抱琴瑟断弦之悲,日欲修慰。”【词语断弦】   汉语大词典:断弦

  • 生死而肉骨

    使死者复生,使枯骨生肉。 比喻恩德极大。语出《左传.襄公二十二年》:“吾见申叔父子,所谓生死而肉骨也。”杜预注:“已死复生,白骨更肉。”宋.陈亮《谢郑侍郎启》:“生死肉骨之恩,今焉创见。”明.马中锡

  • 夫子墙

    《论语.子张》:“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:‘子贡贤于仲尼。’子服景伯以告子贡。子贡曰:‘譬之宫墙,赐之墙也及肩,窥见室家之好。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,不见宗庙之美,百官之富。得其门者或寡矣。夫子之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