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邺侯三万轴

邺侯三万轴

同“邺侯书”。宋苏轼《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》诗:“岂惟邺侯三万轴,家有世南行秘书。”


【典源】 唐·韩愈《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》诗:“邺侯家多书、插架三万轴,一一悬牙签,新若手未触。为人强记览,过眼不再读。伟哉群圣文,磊落载其腹。”注曰:“李泌父承休,聚书二万余卷,诫子孙不许出门,有求读者,别院供馔。见《邺侯家传》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李泌封邺侯,其父李承休藏书二万余卷,告诫子孙不得出借,有人上门求读,则可在别院供给饭食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藏书丰富;也形容读书广博。

【典形】 等邺侯、架盈邺、四壁牙签、万卷牙签、牙签富、牙签三万轴、牙签万轴、邺侯架、邺侯书、邺架、邺侯三万轴、邺侯万签、连墙架书册、万卷书插架、插架万轴、牙签未触、书满架。

【示例】

〔等邺侯〕明·杨慎《七犯玲珑·珥江刘大昌》:“手泽世耕留,锦带驱梁统,牙签等邺侯。”

〔架盈邺〕 清·黄景仁《赠程厚孙时为厚孙作书》:“百城富拥桓,万轴架盈邺。”

〔四壁牙签〕 清·秋瑾《题潇湘馆集》:“四壁牙签详亥豕,一门诗友尽璠玙。”

〔万卷牙签〕 清·孔尚任 《桃花扇》:“堂名二酉,万卷牙签求售。”

〔牙签富〕 宋·苏轼《赠蔡茂先》:“邺侯久有牙签富,太史犹探禹穴新。”

〔牙签三万轴〕 宋·苏轼《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》:“读遍牙签三万轴,却来小邑试牛刀。”

〔牙签万轴〕 清·唐孙华《薪禅改堂序皇时相过从》:“吾弟系出襄文后,牙签万轴穷钻研。”

〔邺侯架〕 清·郁植《悲歌》:“邺侯架上皆吾师,吾将终焉从吾好。”

〔邺侯书〕 宋·陈师道《谢傅监》:“平分太仓粟,尽读邺侯书。”

〔邺架〕 明·余怀《沁园春》:“东篱更葺茅斋,邺架上藏书万卷堆。”

〔邺侯三万轴〕 宋·苏轼《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》:“岂惟邺侯三万轴,家有世南行秘书。”

〔邺侯万签〕 清·钱谦益《新安汪氏收藏目录歌》:“邺侯万签曾未触,桓玄一厨今不亡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雄鸡断尾

    《左传.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宾孟适郊,见雄鸡自断其尾。问之,侍者曰:‘自惮其牺也。’”晋.杜预注:“畏其为牺牲奉宗庙,故自残毁。”春秋时,宾孟看到有雄鸡自断其尾,人们以为鸡是由于怕充当祭品而自毁。后用为

  • 疏氏

    源见“二疏还乡”。指功遂身退,及时归隐的疏广、疏受。唐韦应物《奉酬处士叔见示》诗:“即此同疏氏,可以一忘言。”

  • 鹬蚌争持

    同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。柳亚子《痛哭》诗之五:“如何满地渔翁日,鹬蚌争持死不甘。”

  • 调羹

    同“调羹鼎”。宋赵善括《醉蓬莱.魏相国生日》词:“补衮工夫,调羹手段,如今重试。”【词语调羹】   汉语大词典:调羹

  • 求名责实

    循名责实。唐 刘知幾《史通.本纪》:“霸王者,即当时诸侯,诸侯而称本纪,求名责实,再三乖谬。”见“循名责实”。【词语求名责实】  成语:求名责实汉语大词典:求名责实

  • 怨声盈路

    见“怨声载道”。《魏书·高肇传》:“肇既当衡轴,每事任己,本无学识,动违礼度,好改先朝旧制,出情妄作,减削封秩,抑黜勋人,由是~矣。”【词语怨声盈路】  成语:怨声盈路

  • 收骏骨

    同“市骏骨”。宋辛弃疾《贺新郎.同父见和再用前韵》词:“汗血盐车无人顾,千里空收骏骨。”

  • 湘妃立蛟脊

    楚.屈原《九歌.湘夫人》:“麋何食兮庭中,蛟何为兮水裔。”麋,兽名,似鹿。水裔,水边。屈原诗意是说,麋本当在山林而在庭中,蛟本当在深渊而在水边。这都是君昏国乱而造成的善恶颠倒、处所失当。后因用为咏是非

  • 不道前恩

    《汉书.丙吉传》:“丙吉字少卿,鲁国人也。为人深厚,不伐善。自曾孙遭遇,吉绝口不道前恩。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。”汉.丙吉原先在京师任监狱官时,曾出力保护宣帝,后又建议大将军霍光迎武帝曾孙病已(宣帝)为皇

  • 三冬

    源见“三冬足文史”。指贫士读书时间。明汪廷讷《狮吼记.抚儿》:“嘱吾儿三冬勤下工夫,高车驷马光门户。”【词语三冬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