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邺侯三万轴

邺侯三万轴

同“邺侯书”。宋苏轼《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》诗:“岂惟邺侯三万轴,家有世南行秘书。”


【典源】 唐·韩愈《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》诗:“邺侯家多书、插架三万轴,一一悬牙签,新若手未触。为人强记览,过眼不再读。伟哉群圣文,磊落载其腹。”注曰:“李泌父承休,聚书二万余卷,诫子孙不许出门,有求读者,别院供馔。见《邺侯家传》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李泌封邺侯,其父李承休藏书二万余卷,告诫子孙不得出借,有人上门求读,则可在别院供给饭食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藏书丰富;也形容读书广博。

【典形】 等邺侯、架盈邺、四壁牙签、万卷牙签、牙签富、牙签三万轴、牙签万轴、邺侯架、邺侯书、邺架、邺侯三万轴、邺侯万签、连墙架书册、万卷书插架、插架万轴、牙签未触、书满架。

【示例】

〔等邺侯〕明·杨慎《七犯玲珑·珥江刘大昌》:“手泽世耕留,锦带驱梁统,牙签等邺侯。”

〔架盈邺〕 清·黄景仁《赠程厚孙时为厚孙作书》:“百城富拥桓,万轴架盈邺。”

〔四壁牙签〕 清·秋瑾《题潇湘馆集》:“四壁牙签详亥豕,一门诗友尽璠玙。”

〔万卷牙签〕 清·孔尚任 《桃花扇》:“堂名二酉,万卷牙签求售。”

〔牙签富〕 宋·苏轼《赠蔡茂先》:“邺侯久有牙签富,太史犹探禹穴新。”

〔牙签三万轴〕 宋·苏轼《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》:“读遍牙签三万轴,却来小邑试牛刀。”

〔牙签万轴〕 清·唐孙华《薪禅改堂序皇时相过从》:“吾弟系出襄文后,牙签万轴穷钻研。”

〔邺侯架〕 清·郁植《悲歌》:“邺侯架上皆吾师,吾将终焉从吾好。”

〔邺侯书〕 宋·陈师道《谢傅监》:“平分太仓粟,尽读邺侯书。”

〔邺架〕 明·余怀《沁园春》:“东篱更葺茅斋,邺架上藏书万卷堆。”

〔邺侯三万轴〕 宋·苏轼《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》:“岂惟邺侯三万轴,家有世南行秘书。”

〔邺侯万签〕 清·钱谦益《新安汪氏收藏目录歌》:“邺侯万签曾未触,桓玄一厨今不亡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闻誉

    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令闻广誉施于身,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。”后因以“闻誉”指到处皆知的好名声。明宋濂《送吕仲善使北平采史序》:“仲善姓吕氏,章贡人。有学有文,其闻誉盖翕然云。”【词语闻誉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市上箫

    同“市上吹箫”。郁达夫《岁暮感愤》诗:“美人应梦河边骨,逐客还吹市上箫。”

  • 谢家兴咏

    同“谢家咏雪”。唐皇甫冉《和朝郎中杨子玩雪寄山阴严维》诗:“谢家兴咏日,汉将出师年。”

  • 附凤

    同“附凤攀龙”。《资治通鉴.后周世宗显德三年》:“臣绍袭先业,奄有江表,顾以瞻乌未定,附风何从!”【词语附凤】   汉语大词典:附凤

  • 郇厨

    同“郇公厨”。明王世贞《王学士元驭留饮花下作》诗:“毋惊百遍相过语,若到郇厨体自轻。”【词语郇厨】   汉语大词典:郇厨

  • 琴挑文君

    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载:卓王孙招临邛令及司马相如饮。“酒酣,临邛令前奏琴曰:‘窃闻长卿好之,愿以自娱。’相如辞谢,为鼓一再行。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,好音,故相如缪与令相重,而以琴心挑之。相如之临邛

  • 虞翊增灶

    指在行军中以增灶的办法来迷惑敌人,并用以形容所处的条件不同,采取的方法也不相同。虞翊,字升卿,陈国武平(今河南鹿邑县)人。安帝时,西羌反,邓太后以虞翊为武郡(今甘肃成县)太守,备羌胡。他在赴任途中,遇

  • 堕马妆

    同“堕马髻”。明陈子龙《越中清明忆长安作》诗:“袖分鸭绿盘龙绣,鬓压鸦青堕马妆。”清 二石生《十洲春语》:“夜烛飞鸾影,晨奁堕马妆。”【词语堕马妆】   汉语大词典:堕马妆

  • 离娄之明

    同“离朱之明”。《孟子.离娄》:“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。”偏正 离娄,古代明目之人,传说能视于百步之外,见秋毫之末。比喻好眼力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

  • 苏家负郭田

    源见“苏秦六印”。泛指可供温饱的田产。元许有壬《沁园春.次张孟功韵》词:“鬓影星星,人情落落,恰念苏家负郭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