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银样镴枪头

银样镴枪头

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二折:“你原来‘苗而不秀’,呸,一个银样镴枪头!”

秀,秀穗结实。镴,锡铝合金,白色似银而质软。镴做的枪头,表面似银好看,因质软而不能击刺。后用以比喻徒有其表,却中看不中用。

欧阳山《苦斗》五五:“便都笑那些老爷们、大哥们平日作威作福,横行霸道,如今也不过虎头蛇尾,银样镴枪头。”


偏正镴,锡铅合金,即焊锡。表面像银质其实是焊锡做的枪头。欧阳山《苦斗》:“那些老爷们、大哥们平日作威作福,横行霸道,如今也不过虎头蛇尾,~。”△贬义。用于形容事物虚有其表,中看不中用。今也作“银样蜡枪头”。


【词语银样镴枪头】  成语:银样镴枪头汉语词典:银样镴枪头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峤自媒

    同“镜台自献”。清李渔《比目鱼.改生》:“我羡伊还笑伊,会生儿,倒不如能择偶,羞杀我温峤自媒。”

  • 同仇敌慨

    同“同仇敌忾”。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.五论“文人相轻”——明术》:“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,是未必和‘批评’或‘批判’者同仇敌慨的。”【词语同仇敌慨】  成语:同仇敌慨汉语大词典:同仇敌慨

  • 钻穴

    同“钻穴逾墙”。《剪灯新话.联芳楼记》:“非不知钻穴之可丑,韫椟之可佳也。”清蒋士铨《临川梦.续梦》:“谁钻穴,是金枝贵婿,恁地无状。”【词语钻穴】   汉语大词典:钻穴

  • 察秋毫之末者,不见太山之形;听五音之和者,不闻雷霆之声

    秋毫:秋天鸟兽新生的细毛。末:尖端。太山:即泰山。五音: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五个音级,即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后泛指音乐。 有明察秋毫的目力却看不见泰山;有调和五音的听力却听不见雷声。 表示人为某种

  • 间一为之

    见“偶一为之”。[例]因工作繁忙,她所热爱的文娱活动只能~ 。

  • 刻舟痕

    同“刻舟求剑”。宋苏轼《王中甫哀辞》诗:“堪笑东坡痴钝老,区区犹记刻舟痕。”

  • 弊履

    同“弊屦”。《魏书.孝静帝纪》:“古人念遗簪弊履,欲与六宫别,可乎?”

  • 咳唾

    同“咳唾成珠”。《汉书.淮阳宪王刘钦传》:“大王诚赐咳唾,使得尽死,汤禹所以成大功也。”唐李白《妾薄命》诗:“咳唾落九天,随风生珠玉。”【词语咳唾】   汉语大词典:咳唾

  • 林宗帽

    同“林宗巾”。清尤侗《愁霖》诗:“踵决阮孚屐,角折林宗帽。”

  • 敲残玉唾

    同“唾壶击缺”。明汤显祖《紫钗记.避暑》:“便待敲残玉唾,击碎珊瑚。”【词语敲残玉唾】   汉语大词典:敲残玉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