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闭门思过

闭门思过

谓自觉反省自己的过失。清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回,“〔百花仙子〕小仙自知身获重罪,追悔莫及,惟有闭门思过,敬听天命。” ●《汉书·韩延寿传》:“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,延寿大伤之,曰: ‘幸得备位,为郡表率,不能宣明教化,至令民有骨肉争讼,既伤风化,重使贤长吏、啬夫、三老、孝弟受其耻,咎在冯翊,当先退。’ 是日移病不听事,因入卧传舍,闭閤思过。” 汉韩延寿尚教化,好礼义,为左冯翊太守时,民有兄弟因田产争讼。延寿认为自己施行教化不够,引咎自责,闭门思过。


连动 关着门自我反省过错。《汉书·韩延寿传》:“入卧传舍,闭思过。”柳建伟《逝水而去》:“我把处长送出去,开始~。”△多用于自我批评方面。也作“闭门思愆”。


解释关起门来自我反省。

出处汉书·韩延寿传》:“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,延寿大伤之……是日移病不听事,因入卧传舍,闭思过,一县莫知所为。”

韩延寿是西汉宣帝时期著名的士大夫,官至左冯翊(官名,是保卫首都长安的三辅之一,其余两个为京兆尹、右扶风)。他任职时以道义、教化为主,深受百姓的爱戴。

韩延寿担任左冯翊一年多后,不肯出去视察所辖的各县。他的副手多次报告说:“您应该巡行郡中,观览民俗,考察官吏们的政绩。”韩延寿却说:“各县都有贤明的长官,我去视察各县不过是徒增烦扰罢了。”副手们仍然力劝,认为正值春季,可以出去巡查一次以劝勉农桑。韩延寿不得已,出去巡查。到了高陵县,百姓中有一对亲兄弟为了争田地而诉讼,各自向韩延寿诉说、争辩。韩延寿非常悲伤,说:“我有幸得到了这个职位,来做一郡的表率,但自己不能宣明教化,致使百姓中骨肉之间相互诉讼,既伤害风俗教化,又使贤明的各级官吏蒙受羞辱,过错在我,应当引咎辞职。”

整整一天,韩延寿都称病不理公事,回去躺在驿站中,关起门来自我反省。全县之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,官吏们都自己把自己绑起来等待惩处。于是这两个兄弟的宗亲相互责备,这两个兄弟也非常后悔,都自己剃掉了头发,袒露出上身前来谢罪,愿意把田地让给对方。韩延寿非常高兴,请这两人进去酒食招待,并勉励他们,以此表彰规劝善于悔过从善的百姓。从此以后,韩延寿所管辖的郡内百姓们无不相互勉励,不敢违法,大家和睦相处,关系融洽。

例句

有了错误,与其只是闭门思过,不如去听听群众的意见,更容易找到错误的根源。


【词语闭门思过】  成语:闭门思过汉语词典:闭门思过

猜你喜欢

  • 强饭廉颇

    源见“廉颇善饭”。泛指老当益壮、思建功业的老将。宋陆游《亲旧见过多见贺强健戏作此篇》:“据鞍马援虽堪笑,强饭廉颇亦未非。”

  • 三箧亡书

    42` 源见“安世补亡”。指大量散失的图书。用以形容博闻强记。唐罗隐《投湖南王大夫启》:“三箧亡书,幸无漏略;一枝仙桂,尝欲觊觎。”【词语三箧亡书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箧亡书

  • 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

    清风慢慢吹拂,江面水波平静。 形容水上风平浪静的情景。语出宋.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,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。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。”清.李渔《十二楼.合影楼》:“时当中夏,暑气困人

  • 吏部卧瓮

    同“吏部眠”。陈世宜《醉歌》:“吏部卧瓮清漏残,况复飞鸢跕跕瘴疠地。”

  • 会稽耻

    源见“卧薪尝胆”。借指亡家亡国的奇耻大辱。唐李白《赠从孙义兴宰铭》诗:“誓雪会稽耻,将奔宛陵道。”

  • 比肩人

    元.林坤《诚斋杂记》卷上:“海盐陆东美妻朱氏有容止,夫妇相重,寸步不相离,时人号为‘比肩人’。后死合葬,塚上生梓树同根,二身相抱而合成一树,每有双燕常宿于上。孙权封其里曰‘比肩’,墓曰‘双梓’。后子弘

  • 一斛凉州

    《三国志.魏志.明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三辅决录》曰:“伯郎,凉州人,名不令休。其註曰:伯郎姓孟,名他(或作佗),扶风人。灵帝时,中常侍张让专朝政,让监奴(掌管家务的奴仆)典护家事。他仕不遂,乃尽以家财赂

  • 士衡患多才

    《晋书.陆机传》:“机天才秀逸,词藻宏丽,张华尝谓之曰:‘人之为文,常恨才少,而子更患其多。’”晋代文学家张华夸赞陆机(字士衡)说,人们写文章常恨才少,而对陆士衡来说,则常患其才多。后因用为称美人文才

  • 钟繇笔

    《晋书.卫瓘传》附《卫恒传》:卫恒《四体书势》:“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,俱学之于刘德升,而钟氏小异,然亦各有巧,今大行于世云。”三国魏.钟繇为著名书法家,善长行书草书,与胡昭齐名,当时有“胡肥钟瘦”

  • 祸母

    祸害的根源。汉代焦延寿《易林》:“杜口结舌,言为祸母。”又佛教故事记有异兽名祸母,人买之致祸。见《法苑珠林》。后又常用以比喻买女色而致祸。【词语祸母】   汉语大词典:祸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