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向平之愿”。清黄景仁《重游齐云山》诗:“终当粗毕向平心,来向云中抱云住。”
同“掉书袋”。清王韬《淞滨琐话.画船纪艳》:“语甫罢,而绣云自舱内出,转询可作诗词否,绣云曰:‘儿是俗人,不解掉文袋。’”鲁迅《华盖集.我的“籍”和“系”》:“譬如,假使要掉文袋,可以说说‘桃红柳绿’
《北史.斛律金传》:“金性质直,不识文字,本名敦,苦其难署,改名为金,从其便易,犹以为难。司马子如教为金字,作屋况之,其字乃就。”斛律金是个文盲,原名敦,他觉得敦字笔划太多很不易学,就改名为金。但金字
指孔子弟子中才德出众者。七十,是举成数而言。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,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。”或作七十二人。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,盖三千焉,身通六艺者七十有
源见“鸣琴化治”。指县衙。明李梦阳《春日过遂平将军第同李尹》诗:“春色不改延客阁,芳树尽覆弹琴斋。”
唐.刘餗《隋唐嘉话》卷下:“武后游龙门,命群官赋诗,先成者赏锦袍。左史(记载言行的史官)东方虬既拜赐,坐未安,宋之问诗复成,父理兼美,左右莫不称善,乃就夺袍衣之。”北宋.欧阳修、宋祁等撰《新唐书.宋之
源见“三槐九棘”。谓官居三公高位。宋曾巩《送郑州邵资政》诗:“壶浆空度洧,公位在三槐。”
源见“二龙”。称赞人兄弟才华出众,名显当世。清唐孙华《寿陆次公别驾》诗:“忽听燕台驰信至,风雷渐跃许渊龙。”
表面上似乎爱好仁义,实际行为却相反。《论语.颜渊》:“夫闻也者,色取仁而行违,居之不疑。在邦必闻,在家必闻。”居之:以仁人自居。在邦:指为官。闻:虚名。其他 从外貌看很仁道,从行为看无德行。语出《论语
行远路才知马力的好坏,即“路遥知马力”的意思。三国魏曹植《矫志》:“道远知骥,世伪知贤。”其他 比喻人的忠奸真伪经历练可以明辨。三国魏·曹植《矫志诗》:“~,世伪知贤。”△描写日久见人心之语。→路遥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