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防微杜渐

防微杜渐

原作杜渐防萌,指防范坏事要从微小处开始,以杜绝其蔓延滋长。丁鸿(?-94年),字孝公,颖川定陵(今河南郾城)人,父丁綝,从光武帝刘秀定天下,封定陵新安乡侯。鸿少从桓荣受欧阳尚书,章帝时,与诸儒论定五经同异于白虎观,先后任太常、司徒等职。和帝时,窦太后临朝称制,窦宪兄弟专擅朝政,丁鸿借日食上书和帝,要求和帝亲理政事,防微杜渐,以杜绝外戚专权的恶劣倾向。和帝采纳了他的意见,收缴窦宪大将军印绶。窦宪自杀,汉和帝重新掌握了政权。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37第1266、1267页《丁鸿传》:“今大将军虽欲敕身自约,不敢僭差,然而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,刺史二千石初除谒辞,求通待报,虽奉符玺,受台敕,不敢便去,久者至数十日。背王室,向私门,此乃上威损,下权盛也。人道悖于下,效验见于天……若敕政责躬,杜渐防萌,则凶妖销灭,害除福凑矣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宋·袁枢《通鉴纪事本末》卷14《赵魏乱中原》:“请速屏障胡,去单于号,以防微杜渐。” 《元史·张桢传》: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。”


并列 渐,事物发生的开端。当错误或坏事刚冒头时,就加以制止,不让其发展。语本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:“若敕政责躬,杜渐防萌,则凶妖消灭,害除福凑矣。”刘卫华、张欣武《哈佛女孩刘亦婷》:“在品质问题上,必须~。”△多用于防止错误、坏事发展。→杜渐防萌 防患未然 曲突徙薪未雨绸缪 ↔临阵磨枪 积重难返 贼走关门。也作“杜渐防微”、“防萌杜渐”、“防微杜衅”、“防微虑萌”、“慎防杜渐”。


解释在错误或坏事刚萌发时,就加以制止,不使其发展。

出处宋书·吴喜传》:“且欲防微杜渐,忧在未萌。”

吴喜(426—471),南朝宋时临安人。吴喜从小就读了不少书,将军沈演之要他抄写有关皇帝言行举止的起居注,吴喜一口气抄完后竟能顺利地背诵出来。沈演之曾经写好表章准备上奏给皇帝,但临上奏前丢失了稿本,非常着急。吴喜曾经见过一次这个奏章,于是马上把表章默写出来,没有一点错漏。因为这些事,沈演之非常器重他,经常向皇帝推荐。

宋明帝即位后,四方反叛,东部尤其厉害。吴喜请求带精兵三百东征,明帝大喜,封其为建武将军。吴喜东征大捷,随后又率部南征,再获大胜。吴喜精通兵法,征战有功,屡被封赏,担任了许多要职。宋明帝重病之后,担心吴喜功高名大,将来不能扶助幼主,就将他赐死。

吴喜死前一天,宋明帝给几位重臣发布了一份诏书,罗列了吴喜的很多罪状。诏书说:“吴喜出身卑贱贫寒,从小替人跑腿,所以能言善辩,妄行欺诈,轻佻狡媚,诡计多端。吴喜依仗主上恩宠,假借朝廷威望,玩弄权术,结交士人,邀取人心,结党营私,实为国家的祸害。吴喜的罪恶深重如山,纵使他以前有功劳,也不足以抵消这些罪恶。再说如果打算防范错误,就应当在事情未萌生之前就加以考虑。你们是国家重臣,如何处置吴喜应当同你们商量。我打算明天给他发一份诏书,对他严加责备,让他自我了断,不知你们意下如何?”这样一来,处死吴喜就成了大家商议的结果,理由就显得比较充分了。

例句

腐败现象极具腐蚀性与传播性,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,防微杜渐,那些细微的苗头最终会酿成民族衰亡的大祸。


【词语防微杜渐】  成语:防微杜渐汉语词典:防微杜渐

猜你喜欢

  • 藏龙卧虎

    北周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》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本以形容山石的形状,后用“藏龙卧虎”比喻潜隐着的人才。夏衍《从心底里怀念我们的好市长》:“上海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。”向春《煤城怒

  • 书从外氏学

    《南史.周朗传》附《周颙传》:“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,学之甚工。文惠太子使颙书玄圃茅斋壁。国子祭酒何胤以倒薤书求就颙换之。颙笑答曰:‘天下有道,丘不与易也。’”南朝宋.周颙小时候喜欢写

  • 芝艾并焚

    同“芝艾俱焚”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嘉遯》:“虑巫山之失火,恐芝艾之并焚耳。”主谓 芝艾,两种植物,分别比喻好坏两方面。比喻优劣、贵贱、贤愚等同归于尽。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嘉遁》:“虑巫山之失火,恐芝艾之并

  • 倩归鸿

    源见“雁足书”。谓托信使传送。宋谢逸《清平乐》词:“故人零落西东,题诗待倩归鸿。”

  • 风花

    源见“飘茵堕溷”。用以形容人的不同际遇。宋陈师道《奏酬应物》诗:“生世如风花,高下亦偶然。”元戴表元《次韵焦治中云洞纪游十四韵》:“风花命浮沉,木雁天可否。”【词语风花】   汉语大词典:风花

  • 目空余子

    见“目中无人”。马南邨《燕山夜话·交友待客之道》:“如果遇到对方有弱点,就更加盛气凌人,~。”【词语目空余子】  成语:目空余子汉语大词典:目空余子

  • 萍水相遭

    见“萍水相逢”。【词语萍水相遭】  成语:萍水相遭汉语大词典:萍水相遭

  • 田蚡豪华

    《汉书.田蚡传》:“田蚡,孝景王皇后同母弟也,”为相,“由此滋骄,治宅甲诸第,田园极膏腴,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。”汉.田蚡,汉景帝王皇后同母弟,以外戚关系受封武安侯,官太尉,生活豪华奢侈。后用为咏权豪

  • 马革之愿

    源见“马革裹尸”。指誓死报国之志。《隋书.李圆通陈茂等传论》:“终能振拔污泥之中,腾跃风云之上,符马革之愿,快平生之心,非遇其时,焉能至于此也?”

  • 三十六郡

    秦消灭六国,完成统一,废除分封制,推行郡县制,分全境为三十六郡。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载:始皇二十六年,“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。”裴骃《集解》并列举了这“三十六郡”之名。【词语三十六郡】  成语:三十六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