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红叶题诗”。谓女子春思闺怨。宋吴文英《齐天乐》词:“流红江上去远,翠尊曾共醉,云外别墅。”【词语流红】 汉语大词典:流红
《史记.张仪列传》:张仪说魏王曰:“臣闻之,积羽沉舟,群轻折轴,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。”《战国策.魏策一》,“臣闻积羽沉舟,群轻折轴,众口铄金,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。”战国时,著名游说家张仪曾用“积毁销骨
《书.洪范》:“曰肃,时雨若;曰乂,时旸若。”后以“雨旸时若”谓气候调和,晴雨适时。元马致远《荐福碑》二折:“雨旸时若在仁君,鼎鼐调和有大臣。”主谓 旸,出太阳;时,及时、适时;若,句末助词,无义。下
源见“前车之鉴”。翻车的轨迹。比喻先前的失败。宋叶適《叶岭书房记》:“当是时,子重专治军事,昼夜不得休息,而余听讼断狱,从容如平常,不然,则建康之人,未见敌先遁,堕建 绍覆辙矣。”【词语覆辙】 汉
晋.常璩《华阳国志》卷十下《先贤士女总赞下.汉中士女》:“阎宪字孟度,成固人也。名知人。为绵竹令,以礼让为化,民莫敢犯。男子杜成夜行,得遗物一囊,中有锦二十五匹,求其主还之,曰:‘县有明君,何敢负其化
同“老莱衣”。明沈鲸《双珠记.西市认母》:“事亲虽不同,江革准舞老莱裾。”【词语老莱裾】 汉语大词典:老莱裾
源见“王烈髓”。借指世外仙人般生活。唐刘禹锡《桃源行》诗:“筵盖石髓劝客食,灯爇松脂留客宿。”
源见“桀犬吠尧”。喻各为其主。汉 焦赣《易林.咸之泰》:“狗吠非主,狼虎夜扰。”主谓 狗见到不是自己的主人便吠叫。比喻臣奴各忠于其主。语本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跖之狗吠尧,非贵跖而贱尧也,狗固吠其非主
源见“雷轰荐福碑”。喻时运不佳。清李渔《怜香伴.议迁》:“打穷碑雷声息轰,送滕王风帆自通。”【词语打穷碑】 汉语大词典:打穷碑
同“银河犯斗槎”。元迺贤《送道士张宗岳奉贺正旦表朝京竣事还龙虎山》诗:“银汉星槎来万里,绿章云篆贺三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