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选》卷四十五战国楚.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《下里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。”《下里巴人》系古代民间歌谣,后即以巴人调为民歌的通称。后人用此典含有对民间通俗文化的贬意,或用以谦
同“孤竹之志”。南朝 宋范晔《逸民传论》:“武尽美矣,终全孤竹之洁。”
同“鱼书”。明吕天成《齐东绝倒》二出:“顾不得凤楼幽梦远,又何惜鱼幅好音讹。”【词语鱼幅】 汉语大词典:鱼幅
源见“马援铜柱”。谓将军立功边陲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伏波标柱,博望寻河。”
《史记.冯唐列传》:“文帝曰:‘吾居代时,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,战于巨鹿下。今吾每饭,意未尝不在巨鹿也。’”汉文帝听到尚食监高祛讲述赵将李齐在巨鹿作战的英雄事迹,每次吃饭时,都要想起此事此
十个指头没沾过泥土。 表示从未参加田间劳动。语出宋.梅圣俞《陶者》:“陶尽门前土,屋土无片瓦,十指不沾泥,鳞鳞居大厦。”宋.杨万里《晚春行田南原》:“吾生十指不沾泥,毛锥便得傲蓑衣。”【词语十指不沾
探丸:把手伸入囊袋中摸取不同颜色的弹丸,犹今俗称抓阄(jiū纠)儿。汉成帝时,京城长安的社会秩序混乱,市井恶少成群结队地扰乱滋事,接受贿赂为别人报仇,甚至杀害政府官员。他们把红、黑、白色的三种弹丸事先
同“圯桥书”。宋李义山《祝英台近.寿张路钤》词:“直须用了圯编,封侯万户,却归共、赤松翁约。”
同“燕石”。䃉,似玉之石。元刘诜《古诗三首赠张汉臣游金陵》之一:“燕䃉混良璞,楚菉藏崇简。”
源见“螓首蛾眉”。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,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。借指女子容貌的美丽。《楚辞.离骚》:“众女嫉余之蛾眉兮,谣诼谓予以善淫。”亦为美女的代称。南朝 梁高爽《咏镜》:“初上凤皇墀,此镜照蛾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