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沈约瘦”。形容极其忧愁苦闷。宋杨亿《无题》诗之一:“沈约愁多徒自瘦,相如意密有谁传?”
参见:灌园
《后汉书.方术传.王和平传》:“北海王和平,性好道术,自以当仙。济南孙邕少事之,从至京师。会和平病殁,邕因葬之东陶。有书百余卷,药数囊,悉以送之。后弟子夏荣言其尸解,邕乃恨不取其宝书仙药焉。”传说后汉
源见“樗栎”。喻无用之人。明唐顺之《天宁寺尘外楼》诗:“已甘散栎终年计,耻逐冥鸿万里腾。”【词语散栎】 汉语大词典:散栎
参见:月桂
同“牛郎织女”。唐元稹《新秋》诗:“殷勤寄牛 女,河汉正相望。”宋黄庭坚《鹊桥仙》词:“年年牛 女恨风波,拚此事、人间天上。”【词语牛女】 汉语大词典:牛女
《后汉书.胡广传》:“胡广字伯始,南郡华容人也。……性温柔谨素,常逊言恭色。达练事体,明解朝章。虽无謇直之风,屡有补阙之益。故京师谚曰:‘万事不理问伯始,天下中庸有胡公。’”东汉胡广,为官多年,广有阅
唐代王洽善于泼墨,号王墨。王洽个性豪放,好饮酒,每逢作画前,必喝得半醉,乘着酣畅时把墨汁泼在绢上,就连唱带笑手舞足蹈地随着墨污形状或挥或扫或淡或浓的画出山石、云水、烟霞、风雨的形象,非常生动自然,绝看
指刘邦率军攻入秦都咸阳(今陕西咸阳市东北)听取张良等建议不取秦宫财物,只与父老约定法律三条,废除秦朝一切苛法,百姓大喜。后以此典比喻订立简明规约,或口头协议,以共同遵守。公元前206年,刘邦率军进入咸
春秋时最早开创霸业的齐桓公小白与晋文公重耳,二人各为春秋五霸之一。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仲尼之徒,无道桓、文之事者。”【词语桓文】 汉语大词典:桓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