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豕误”。宋曾巩《七月十四日韩持国直庐同观山海经》诗:“自笑成豕亥,更微注虫鱼。”清黄遵宪《感怀》诗:“读史辨豕亥,订礼分袒袭。”【词语豕亥】 汉语大词典:豕亥
源见“初生之犊”。比喻阅世不深的年轻人,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《三国演义》七四回:“俗云:‘初生之犊不惧虎。’父亲纵然斩了此人,只是西羌一小卒耳;倘有疏虞,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。”见“初生之犊不怕虎”。靳
同“中山沉醉”。明汤显祖《景州高氏柏庄饮》诗:“上客欢难似,中山醉不如。”
《宋史记事本末》卷四十九《蔡京擅国》:“(宋徽宗崇宁元年)九月己亥,立党人碑于端礼门,籍元符末上书人,分邪、正等黜陟之。时元祐、元符末群贤贬窜死徙者略尽,蔡京犹未惬意,乃与其客强浚明、叶梦得,籍宰执司
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谢太傅盘桓东山时,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。风起浪涌,孙、王诸人色并遽,便唱使还。太傅神情方王,吟啸不言。舟人以公貌闲意说,犹去不止。既风转急,浪猛,诸人皆谊动不坐。公徐云:‘如此,将
同“湘妃泪”。唐李商隐《潭州》诗:“湘泪浅深滋竹色,楚歌重叠怨兰丛。”
同“直如弦”。《南史.郭祖深传》:“直弦者沦溺沟壑,曲钩者升进重沓。”【词语直弦】 汉语大词典:直弦
同“郢中曲”。唐李群玉《送郑京昭之云安》诗:“送君扬楫去,愁绝郢城篇。”【词语郢城篇】 汉语大词典:郢城篇
源见“涸辙之鲋”。喻指失意落泊。唐孟郊《赠李观》诗:“昔为同恨客,今为独笑人。舍予在泥辙,飘迹上云津。”
源见“鲁连蹈海”。指战国时鲁仲连。明刘基《感怀》诗之二四:“献纳竟何补,焚坑祸谁因?昂昂采芝士,矫矫蹈海人。”【词语蹈海人】 汉语大词典:蹈海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