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鱼传尺素

鱼传尺素

乐府诗集.相和歌辞十三.饮马长城窟行之一》:“客从远方来,遗我双鲤鱼。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。”后因以“鱼传尺素”为寄信之典。宋秦观《踏莎行》词:“驿寄梅花,鱼传尺素,砌成此恨无重数。”


主谓 尺素,古代用绢帛书写,通常长一尺,因以尺素称书信。指传递书信。语本《乐府诗集·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客从远方来,遗我双鲤鱼。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。”宋·秦观《踏莎行》:“驿寄梅花,~,砌成此恨无重数。”△用于指书信往来。↔鸿稀鳞绝 鱼沉雁杳 鱼沉雁渺 鱼沉鸿断鱼沉雁静


【典源】 《文选·乐府古辞〈饮马长城窟行〉》:“客从远方来,遗 (wei) 我双鲤鱼。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。长跪读素书,书上竟何如。上有加餐食,下有长相忆。”《玉台新咏》卷一亦载,题为汉蔡邕作,“餐食”作“飧食”。

【今译】 古乐府《饮马长城窟行》,写戍卒之妻在家中对远守戍边的丈夫的思念。诗中写道:“客人远方来,捎来双鱼书 (双鲤鱼,鱼形的两块木板,一底一盖,中间夹信)。呼童拆信函 (烹鲤鱼,为解绳开函之喻),中有尺素书(古人写信,多用一尺长的绢帛)。长跪捧书读,信中何所言? 先写妻子加餐多保重、又写自己思家长相忆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书信,多用以表现相思之情等。

【典形】 北鱼南雁、尺书双鲤、尺素、尺素书、鸿断鱼沉、寄鳞游、寄双鱼、锦鲤、锦鳞、鲤素、鲤滞、鳞鸿、鳞羽、六六鳞、烹鲤、烹鲤得书、凭鳞翼、双鲤、双鲤鱼、双鱼、双鱼素书、双鱼信、素鲤、素鳞书、素书、托鲤鱼、雁去鱼来、鱼肠尺素、鱼肠雁足、鱼沉雁杳、鱼传尺素、鱼笺、鱼来雁去、鱼书、鱼素、鱼信、鱼雁、鱼中素、赠鲤、遗鲤、湘鳞字、鲤鱼传尺素、瑶缄附鲤鱼、烹鱼得尺素、书在鲤鱼中、书札损文鳞、开鱼得锦字、鲤鱼音信、雁来鱼去、尺素千金、信待鱼通、鱼鳞雁羽、鱼沉尺素、鱼书雁帛、双鱼尺素、三十六鳞、鲤鱼双、双双鲤、尺鲤书、落雁沉鱼。

【示例】

〔北鱼南雁〕 宋·汪元量《晓行》:“西舍东邻今日别,北鱼南雁几时通。”

〔尺书双鲤〕 清·丘逢甲《啸桐北上归卧病沪渎》:“斗酒只鸡追夙约,尺书双鲤剩春痕。”

〔尺素〕南朝梁·王僧孺《��衣》:“尺素在鱼肠,寸心凭雁足。”

〔尺素书〕 宋·苏轼《杜介送鱼》:“病妻起斫银丝鲙,稚子欢寻尺素书。”

〔鸿断鱼沉〕 宋·张孝祥 《浪淘沙》:“清兴满山阴,鸿断鱼沉,一书何啻直千金?”

〔寄鳞游〕 五代·李煜《采桑子》:“回首边头,欲寄鳞游,九曲寒波不泝流。”

〔寄双鱼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寅庵》:“不用看云眠永日,会思临水寄双鱼。”

〔锦鲤〕 宋·李泳 《贺新郎·感旧》:“问锦鲤何时重到,楼回层城看不见,对潇潇暮雨怜芳草。”

〔锦鳞〕 宋·李浙《踏莎行·送新城交代李达善》:“清江极目带寒烟,锦鳞去后凭谁问?”

〔鲤素〕 南朝陈·王磋《长相思》:“雁封归飞断,鲤素还流绝。”

〔鲤滞〕 明·杨慎《七犯玲珑·叙庵弟惇》:“遥忆在南州,鲤滞书难求,鸿冥网莫兜。”

〔鳞鸿〕 宋·范成大《次伯安推官赠别韵》:“千里音书慰离索,莫言天远费鳞鸿。”

〔鳞羽〕 元·耶律楚材《思亲有感》之一:“欲凭鳞羽传安信,绿水西流雁北飞。”

〔六六鳞〕 宋·陆游《九月晦日作》之三:“锦城谁与寄音尘,望断秋江六六鳞。”

〔烹鲤〕 唐·骆宾王《夏日夜忆张二》:“烹鲤无尺素,筌鱼劳寸心。”

〔凭鳞翼〕 宋·柳永《倾杯乐》:“为忆芳容别后,水遥山远,何计凭鳞翼?”

〔双鲤〕 唐·韩愈《寄卢仝》:“先生有意许降临,更遣长须致双鲤。”

〔双鱼〕 唐·卢纶《夜中得循州赵司马侍郎书》:“瘴海寄双鱼,中宵达我居。”

〔双鱼素书〕 宋·陆游《闻王嘉叟讣报有作》:“只鸡絮酒纵有时,双鱼素书长已矣。”

〔双鱼信〕 唐·张祜《寄卢载》:“少见双鱼信,多闻八米诗。”

〔素鲤〕 宋·吕渭老《念奴娇·赠希文宠姬》:“素鲤频传,蕉心微展,双蕊明红烛。”

〔素鳞书〕 宋·张元干《临江仙·荼縻》:“一枝春瘦想如初,梦迷芳草路,望断素鳞书。”

〔素书〕 唐·岑参《夜过磐豆隔河望永乐》:“波上思罗袜,鱼边忆素书。”

〔托鲤鱼〕 清·秋瑾《寄珵妹》:“年年常是感离居,两地相思托鲤鱼。”

〔雁去鱼来〕 明·徐渭《寄朱君邦宪》:“雁去鱼来复儿春,托缄犹胜挹清尘。”

〔鱼肠尺素〕 北周·庾信《谢滕王集序启》:“鱼肠尺素,凤足数行,书此谢辞,终知不尽。”

〔鱼沉雁杳〕 宋·朱淑真《寄情》:“欲寄相思满纸愁,鱼沉雁杳又还休。”

〔鱼传尺素〕 宋·秦观《踏莎行》:“驿寄梅花,鱼传尺素,砌成此恨无重数。”

〔鱼笺〕 宋·陆游《沁园春·三荣横溪阁小宴》之二:“消魂处,是鱼笺不到,兰梦无凭。”

〔鱼来雁去〕唐·骆宾王《忆蜀地佳人》:“东吴西蜀关山远,鱼来雁去两难闻。”

〔鱼书〕 宋·晏殊《无题》:“鱼书欲寄何由达,水远山长处处同。”

〔鱼素〕 清·黄鷟来《沈阳秋日得家问寄怀》:“纵裁鱼素难书德,但得蛇珠拟报恩。”

〔鱼信〕 元·张翥《唐多令》:“欲寄长河鱼信去,流不到,白蘋洲。”

〔鱼雁〕 宋·秦观《鹧鸪天》:“一春鱼雁无消息,千里关山劳梦魂。”

〔赠鲤〕 唐·张九龄《武司功有幽庭春暄见贻》:“赠鲤情无间,求莺思有余。”


【词语鱼传尺素】  成语:鱼传尺素汉语词典:鱼传尺素

猜你喜欢

  • 贺雪

    《新唐书.王求礼传》:“王求礼,许州长社人……久视二年三月,大雨雪,凤阁侍郎苏味道等以为瑞,率群臣入贺。求礼让曰:‘宰相燮和阴阳,而季春雨雪,乃灾也。果以为瑞,则冬月雷,渠为瑞雷邪?’味道不从。既贺者

  • 九乌应弦

    同“九日落”。唐周鍼《羿射九日赋》:“张元钧之在手,期九乌之应弦。”

  • 盈车嘉穗

    一株稻穗可以装满一车。比喻收获丰盛。晋代王嘉《拾遗记.周》:“成王五年,有因祗之国,去王都九万里,又贡嘉禾,一茎盈车。”【词语盈车嘉穗】  成语:盈车嘉穗

  • 昭君嫁单于

    同“昭君出塞”。唐卢仝《听萧君姬人弹琴》诗:“昭君可惜嫁单于,沙场不远只眼前。”

  • 季芈嫁钟建

    《左传.定公五年》:“王将嫁季芈(音mǐ),季芈辞曰:‘所以为女子,远丈夫也,钟建负我矣。’以妻钟建,以为乐尹。”楚昭王要嫁妹妹季芈时,季芈说:‘就女德来说,应该是男女授受不亲,可是钟建已经背过我了。

  • 穷大失居

    《易.序卦》:“穷大者必失其居。”高亨注:“极大者则骄奢淫暴,必覆败而失其所。”后指多而不适用。清魏源《〈国朝古文类钞〉序》:“诚能以昭代之典章文字读《六经》,而又能以《六经》读昭代之典章文字,其於是

  • 炳烛之明

    汉.刘向《说苑.建本》:“晋平公问于师旷曰:‘吾年七十,欲学,恐已暮矣。’师旷曰:‘何不炳烛乎?’平公曰:‘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?’师旷曰:‘盲臣安敢戏其君乎?臣闻之,少而好学,如日出之阳;壮而好学,

  • 寸草衔结

    源见“结草以报”。谓虽力薄亦要感恩图报。《西湖二集.救金鲤海龙王报德》:“虽虮虱微忱,不敢上尘天听,而寸草衔结,思报洪恩。”【词语寸草衔结】  成语:寸草衔结汉语大词典:寸草衔结

  • 六龙

    源见“羲和驭日”。相传羲和驾六龙为太阳驭车,因以“六龙”指太阳。汉刘向《九叹.远游》:“贯澒蒙以东朅兮,维六龙于扶桑。”宋王安石《休假大佛寺》诗:“六龙高徘徊,光景在我裳。”【词语六龙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白足禅僧

    同“白足”。唐李商隐《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》诗:“白足禅僧思败道,青袍御史拟休官。”【词语白足禅僧】  成语:白足禅僧汉语大词典:白足禅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