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鱼头参政

鱼头参政

此典为鲁宗道立朝刚正、直言敢谏事。鲁宗道(?-1029年)字贯之,毫州谯(今安徽毫县)人。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,再调海盐令,后改歙(shè涉)州(今属安徽)军事判官,再迁秘书丞。陈尧叟又招为河阳通判。宋真宗天禧元年(1017年)升为右正言,对于朝政的失误,他知无不言。真宗颇觉厌烦。鲁宗道便当面向皇上申明自己的意见说:“陛下用我为谏官,难道只是图一个纳谏的虚名吗?我徒受朝廷奉禄自以为耻,请求将我罢免。”真宗安抚很久才罢,后来亲自写“鲁直”两个字贴在朝殿的墙上,表示对他的褒奖。不久,任命鲁宗道为户部员外郎兼右谕德(太子属官)。一年后迁为左谕德(亦为太子属官)、直龙图阁。仁宗即位迁为户部郎中、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、判吏部流内铨,主管文职官员的选任等。在职日久,深感格式繁杂、手续太多,又了解到有关吏员作弊的情况,便着手治理和整顿。删去繁冗,最后将有关的科目和条例张贴在堂下,使人人知所遵循,反映很好。章献太后(刘太后)垂帘听政后,曾问鲁宗道说:“你认为唐武后如何?”答曰:“她是唐朝的罪人,几乎将国家毁掉。”刘太后沉默不语。这时,有人请求按天子规格,立刘氏七座家庙,刘太后征求辅佐大臣的意见,谁也不敢回答。只有鲁宗道表示不能这么办。他说:“如果为刘氏立七庙,将继位的皇上置于何地呢?”有一次,仁宗与刘太后一同到慈孝寺,太后想乘大安辇走在皇上的前面,鲁宗道说:“夫死从子,这是妇人之道。”太后才没有这么办。这时,执政官员多通过门荫的路子让孩子担任馆阁职。鲁宗道认为不可,说:“馆阁是育天下英才的地方,岂是富贵子弟靠朝廷给的门荫私恩就能得到的职务呢?”枢密使曹利用依仗权势非常骄横,鲁宗道屡次在仁宗面前以理折服他。因此,帝王内外亲族都害怕鲁宗道,因“鲁”字以“鱼”为头,就称他为“鱼头参政”,以比喻他为人刚正、遇事不苟,每令人如骨鲠(gěng耿)在喉,下不了台的情形。

【出典】:

宋史》卷286《鲁宗道传》9628页:“宗道风闻,多所论列,帝意颇厌其数。后因对,自讼曰:‘陛下用臣,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?臣窃耻尸禄,请得罢去。’帝抚谕良久,他日书殿壁曰‘鲁直’,盖思念之也。寻除户部员外郎兼右谕德。逾年,迁左谕德、直龙图阁。仁宗即位,迁户部郎中、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、判吏部流内铨。宗道在选调久,患铨格烦密,及知吏所以为奸状,多厘正之,悉揭科条庑(wǔ午,古代堂周围的廊屋)下,人便之。雷允恭擅(shàn善,超越职权,独断专行)易山陵,诏与吕夷简等按视。还,拜右谏议大夫、参知政事。章献太后临朝,问宗道曰:‘唐武后何如主?’对曰:‘唐之罪人也,几危社稷。’后默然。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,太后问辅臣,众不敢对。宗道不可,曰:‘若立刘氏七庙,如嗣君何?’帝、太后将同幸慈孝寺,欲以大安辇先帝行,宗道曰:‘夫死从子,妇人之道也。’太后遽(jù具,遂,就)命辇后乘舆。时执政多任子于馆阁读书,宗道曰:‘馆阁育天下英才,岂纨袴子弟(贵族子弟)得以恩泽处邪?’枢密使曹利用恃(shì是,依赖,仗着)权骄横,宗道屡于帝前折之。自贵戚用事者皆惮(dàn淡,怕,畏惧)之,目为‘鱼头参政’,因其姓,且言骨鲠如鱼头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程允升《幼学琼林》卷3:“退思岩,是鱼头参政退思时”。注:“鲁宗道号鱼头参政,营一室曰退思岩,每退朝独居其中,虽妻子不许入。”


【词语鱼头参政】  成语:鱼头参政汉语词典:鱼头参政

猜你喜欢

  • 曹吴笔意

    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》卷一:“按唐.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称,北齐曹仲达者,本曹国人,最推工画梵像,是为曹;谓唐吴道子曰吴。吴之笔,其势园转,而衣服飘举;曹之笔,其体稠叠,而衣服紧窄。故后辈称之曰‘吴带当

  • 鸡鹜群

    战国楚.屈原《九章.怀沙》:“变白以为黑兮,倒上以为下;凤皇在笯兮,鸡鹜翔舞。”又《卜居》:“宁与黄鹄比翼乎?将与鸡鹜争食乎?”笯,指鸡笼。鹜,指鸭子。后以“鸡鹜翔舞”喻小人得志,以“鸡鹜群”、“鸡鹜

  • 逋逃薮

    《书.武成》:“今商王 受无道,暴殄天物,害虐烝民,为天下逋逃主,萃渊薮。”后以“逋逃薮”指藏纳逃亡者的地方。《世说新语.假谲》“陶公自上流来赴苏峻之难”刘孝标注引晋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中书令庾亮以元舅

  • 车马如龙

    同“车水马龙”。唐王勃《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》:“风烟匝地,车马如龙。”主谓 车马极多,形容繁华热闹。蒋光慈《鸭绿江上·兄弟夜话》:“这里有的是光滑平坦的马路……这里有的是~,士女如云。”△描写热闹。→

  • 不至阿其所好

    阿( ㄜ ē ):曲从,偏袒。好( ㄏㄠˋ hào ):爱好。 不至于偏袒他所喜欢的人。 意谓不徇私情。语出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宰我、子贡、有若,智足以知圣人,汙,不至阿其所好。”宋.王安石

  • 枕块

    古代丧礼,父母死后的服丧期间,以土块作枕头,表示极其哀痛。《仪礼.丧服传》:“寝苫枕块。”《荀子.礼论》:“属茨倚庐,席薪枕块,是吉凶忧愉之情发干居处者也。”苫:草荐。属茨:编草盖顶的房子。倚庐:古人

  • 鲁文在手

    《左传.隐公元年》:“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,曰为‘鲁夫人’,故仲子归于我。”后因以“鲁文在手”称婚嫁姻缘。唐元稹《王承宗母吴氏封齐国太夫人制》:“王承宗母燕国太夫人吴氏,鲁文在手,燕梦征兰,道以匡夫,仁

  • 孤藐

    源见“藐孤”。谓幼年丧父,失去依靠。《晋书.杜有道妻严氏传》:“年十三,适于杜氏,十八而嫠居。子植、女韡并孤藐。”唐陈子昂《为宗舍人谢赠物表》:“孤臣不天,早失父荫,兄弟孤藐,并未成人。”亦泛指年幼的

  • 陆沉

    《庄子.则阳》:“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,是陆沉者也。”郭象注:“人中隐者,譬无水而沉也。”后因以“陆沉”喻隐居。北周庾信《幽居值春》诗:“山人久陆沉,幽径忽春临。”明唐寅《赠南野》诗:“我亦陆沉斯

  • 光逸偷眠

    《晋书.光逸传》:“光逸字孟祖,乐安人也。初为博昌小吏,县令使逸送客,冒寒举体冻湿,还遇令不在,逸解衣炙之,入令被中卧。令还,大怒,将加严罚。逸曰:‘家贫衣单,沾湿无可代。若不暂温,势必冻死,奈何惜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