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绢幼妇外孙齑臼
“为绝妙好辞”四字的隐语。《世说新语.捷悟》:“魏武帝过曹娥碑下,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‘黄绢幼妇外孙虀( ㄐㄧ jī 积)臼’八字,魏武谓修曰:‘解不?’答曰:‘解。’魏武曰:‘卿未可言,待我思之。’行三十里,魏武乃曰:‘吾已得。’令修别记所知。修曰:‘黄绢,色丝也,于字为绝;幼妇,少女也。于字为妙;外孙,女子也,于字为好;虀臼,受辛也,于字为辤,所谓绝妙好辤也。’”魏武帝:指曹操。按“受辛”合为“辤”,是“辞”的异体字。
“为绝妙好辞”四字的隐语。《世说新语.捷悟》:“魏武帝过曹娥碑下,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‘黄绢幼妇外孙虀( ㄐㄧ jī 积)臼’八字,魏武谓修曰:‘解不?’答曰:‘解。’魏武曰:‘卿未可言,待我思之。’行三十里,魏武乃曰:‘吾已得。’令修别记所知。修曰:‘黄绢,色丝也,于字为绝;幼妇,少女也。于字为妙;外孙,女子也,于字为好;虀臼,受辛也,于字为辤,所谓绝妙好辤也。’”魏武帝:指曹操。按“受辛”合为“辤”,是“辞”的异体字。
同“箪食壶浆”。宋苏轼《新渠诗》叙:“予方为旅人,不得亲执壶浆箪食,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。”孙中山《军人精神教育》:“军队所过地方,真能秋毫无犯,则民必争先恐后壶浆箪食以迎之。”见“箪食壶浆”。宋·苏
同“梦协熊罴”。清赵翼《长孙公桂举一子老夫遂见曾孙因名之曰曾庆而记以诗》:“为父也须身作鹄,抱男漫诩梦符熊。”
胜母:古地名。曾子:即曾参,春秋时鲁国人,孔子弟子。为人孝顺。地名胜母,曾参认为不合孝道,所以不进去。朝歌:商代旧都,在今河南淇县。墨子:即墨翟。春秋时人。墨翟主张“非乐”,而朝歌这个地名不合墨翟的主
同“不识一丁”。《明史.王瑞传》:“文职有未识一丁,武阶亦未挟一矢。”述宾 不识一个字。指没有文化的人。语本《旧唐书·张弘靖传》:“今天下无事,汝辈挽得两石力弓,不如识一丁字。”《明史·王端传》:“文
旧指学识精粹的儒者。《汉书.贾山传》:“贾山,颍川人也。祖父祛故魏王时博士弟子也。山受学祛,所言涉猎书记,不能为醇儒。”颜师古注:“言历览之不专精也。醇者,不杂也。”【词语醇儒】 汉语大词典:醇儒
小鲜:小鱼。 治理大国好像烹煮小鱼一样(不要常常扰动它)。 表现古代道家“清静无为”的政治思想。语出《老子》六〇章:“治大国若烹小鲜。”《韩非子.解老》:“治大国而数变法,则民苦之。是以有道之君贵
唐高適《封丘作》诗:“生事应须南亩田,世情付与东流水。”东流,指向东流入大海的江河。后因以“付之东流”比喻完全葬送或落空。清陈确《丙戌年蚕谣》序:“故窭人不支,至有中道废弃者,并十一之偿付之东流矣!”
源见“胶船”。形容处境危殆。金元好问《甲午除夕》诗:“已恨太官馀曲饼,争教汉水入胶船。”
源见“渭滨垂钓”。谓谋取官位。明张鼎思《琅邪代醉编》卷二六:“昔太公钓于渭水之溪,而李白以为钓位。”【词语钓位】 汉语大词典:钓位
用拉脚的方法来救上吊的人。比喻行为与效果相反,距离目标越远。引:拉。经:缢。《荀子.仲尼》:“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”伏:伏于地。咶( ˙ㄕ shi 式):通“舐”,舔;“伏而咶天”,亦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