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佛洞
在今山西省五寨县芦芽山。明僧福登居此,神宗赐号真来佛子,为造万佛铁塔,凿万佛于石洞,神工备具。
在今山西省五寨县芦芽山。明僧福登居此,神宗赐号真来佛子,为造万佛铁塔,凿万佛于石洞,神工备具。
在今湖南安乡县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安乡县:大鲸湖“延袤数十里,下流入澧江,而达于洞庭”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一》:大鲸湖“昔有人渔于此湖, 一日忽雨雪, 有大鲸跃波间,故名”。
又称石壁墨刻。在今贵州都匀市东北角红叶山左之石壁上。《清一统志·都匀府》:石壁墨刻“在府城北。明张翀题镌曰:‘仁智之情,动静之理,栖此盘谷,饮此泉水”’。张翀,广西柳州人,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
即今湖南湘潭市东北易家湾。清乾隆《湘潭县志》 卷5: 易家湾市 “一名西港湾。京广要路。市多鱼”。
①即今河北饶阳县治。《元和志》 卷17深州饶阳县: “州理城,晋鲁口城也。公孙泉叛,司马宣王征之,凿滹沱水入泒水以运粮,因筑此城。盖滹沱有鲁沱之名, 因号鲁口。” 《晋书·慕容㑺载记》:
战国赵邑。在今河北武安市西南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传》: 赵奢救阏舆,“秦军军武安西,秦军鼓噪勒兵,武安屋瓦尽振”。又 《赵世家》: 赵王迁三年 (前233),“封 (李) 牧为武安君”。即此。秦置武安
在今山西永和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12永和县: “楼山在县 (旧治) 西南二十二里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卷41永和县: 楼山 “在县东南三十五里,亦曰北楼山。其在县南四十八里者曰南楼山。两山相对,其形如楼,
①西汉置,属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旧城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 应劭曰,“在高河之阳”。因名。东汉属河间国。晋属高阳国。北魏为高阳郡治。隋属河间郡。唐属瀛州。北宋为顺安军治,熙宁六年 (
亦作鹊洲。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五里三山镇一带长江沿岸。《宋书· 明帝纪》: 泰始二年(466) 三月, “袁顿鹊尾, 联营迄至浓湖, 众十余万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28南
即今四川金堂县东南土桥镇。南接简阳县界。清嘉庆《金堂县志》卷2:“土桥场去城二百二十里。”《清史稿·毛大瀛传》:嘉庆五年(1800),白莲教张子总部由金堂南进简州,知州毛大瀛率乡勇前往堵御,“行抵土桥
巴利文Mahavihara (摩诃毘诃罗)之意译。为今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寺院。相传公元前3世纪顷,印度阿育王派王子摩哂陀等到师子国(今斯里兰卡)传播上座部佛教,天爱帝须王因此在都城阿罗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