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汊口城

三汊口城

一称三汊城。在今山东陵县东南。《旧唐书·李师古传》载:唐贞元初,淄青帅李纳“于德州南跨河而城以守之,谓之三汊,交田绪以通魏博路”。八年(792),纳卒,子师古袭位,成德帅王武俊引兵将取此城及蛤��城,师古遣赵镐将兵拒之。后“师古毁三汊口城,从诏旨”。


又称三汊城。在今山东省陵县东南。唐贞元初,淄青帅李纳于德州南跨黄河筑城守之,以通魏博之路,称为三汊城。八年(792年),纳卒,子师古袭位,成德帅王武俊引兵将取此城及蛤��城,师古遣赵镐将兵拒之。明年,“师古毁三汊口城,从诏旨”(《旧唐书·李师古传》)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关驿

    ①明置,属宁远卫。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南六十里东关站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宁远卫:“西有小沙河中右千户所,辖东关驿至曹庄驿。”清改东光站。②即今浙江上虞县西东关镇。旧名东城驿,明改东关驿。1912年改东关镇

  • 土富山

    在今湖南永兴县西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永兴县“龙耳山”条下:土富山“《志》云,山旧有银井,凿之益深,因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郴州一》谓在县东南三十里。

  • 前薛

    又名化南镇。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》: 化南镇“在福清县东南六十里,地名前薛。有民城,明嘉靖中筑以御倭”。

  • 谷口泉

    在今山西永济市南二十里中条山北麓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蒲州:谷口泉在“州东南十五里。即中条山之水谷口,有泉出焉。傍又有苍龙谷泉,俱流入大河”。

  • 海门厅

    清乾隆三十三年 (1768) 置,直隶江苏省。治所在茅家镇 (今江苏海门市)。1912年改为海门县。清乾隆三十三年(1768年)割通州之安庆、南安十九沙,崇明之半洋、富民十一沙及续涨之天南沙置,治今江

  • 刚布拉冈城

    一名则拉宗。又作则冈宗。即今西藏林芝县西南嘎玛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卫地诸城:则布拉冈城“在喇萨东南八百七十里”。

  • 平山台

    即今辽宁台安县南平台子。明《万历武功录》卷10《土蛮列传下》:“虏千余骑,从西平堡、平山台入。”即此。

  • ①一作缪国。西周封国,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蓼城冈。春秋时为楚所灭。《左传》: 文公五年(前622),“冬,楚公子燮灭蓼”。即此。②亦称。 春秋国名。 在今河南唐河县南六十六里湖阳镇。《左

  • 资水

    ①即今河北磁水。《寰宇记》 卷60无极县:资河 “从镇州九门县东北界,资河水入无极界,东南入滹沱河”。即此。②在今湖南省中部。南源夫夷水出广西资源县南,西源赦水出城步苗族自治县北,在邵阳县汇合后,北流

  • 少山

    在今山西昔阳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“少山,其上有金玉,其下有铜,清漳之水出焉,东流于浊漳之水。”古山名。又称揭戾山、漳山、鹿谷山或河逢山。在今山西省昔阳县西南。《山海经》:清漳水出少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