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潮水

三潮水

①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天河县:三潮水“在县西十里。源出北陵山,注于龙江。其水一日三潮, 潮至涨满,潮退则其流一线, 可以溉田, 民受其利, 谓之圣水”。

②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开县:三潮溪“在县东北五十里温汤井侧。《志》云:井有三水:曰杉木、曰柏木、曰龙马, 皆开煎盐课。溪水经其旁, 一日三潮,冬温夏凉,颇为神异”。

③在今贵州修文县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贵阳府》 引《贵州通志》:“其水倏涌倏竭,涌则奔腾怒号,竭则声响俱寂。”


在贵州省修文县城北2千米的观音山下。是一股清可鉴人的清泉,出自山麓岩洞间,经龙嘴石注入池中。因夏秋间每日定时发大水三次,故名。在明代后期即作为著名的古迹载入方志。池宽12平方米,形如半月,距洞仅6米,中有大石龟一个。遇潮则池水奔腾,水量猛增,溢至龟背淹没而止;退潮后,又复涓涓细流,声响俱寂。池上建亭,曰“潇洒”,连椅以为栏,供人观潮、憩息。中有碑石刊刻前人记游诗文。碑侧一孔,以口吹气,发海螺声。旁为潮水寺。南明永历年间,右佥都御史钱邦芑曾隐居于此,更名知非庵。附近有珍珠井,水涌如珠玑串串,晶莹发亮。白马潭众流挹注,传有神物藏身其间。潭上有蔚为大观的“万卷书岩”。四周山峦稠集,石径曲折,观音、玉兔、金龟诸山,形象生动,林木苍翠,风景秀丽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涿鹿中卫

    明永乐十一年 (1413) 置,直隶后军都督府。治所即今河北涿州市。后废。明永乐中置,治今河北省涿州市。属后军都督府。清顺治九年(1652年)省入涿鹿卫。

  • 旺远镇

    即旺原集。今山东烟台市西南旺远。

  • 尧母陵

    在今河北望都县城内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“《帝王世纪》曰:尧母庆都所居,故县目曰望都。张晏曰:尧山在北,尧母庆都山在南,登尧山见都山,故望都县以为名也。”

  • 逢泽

    ①春秋宋地。在今河南商丘县南,古睢水所积。《左传》: 哀公十四年 (前481),宋皇野诳向巢曰: “逢泽有介麋焉。” 即此。②战国魏地。又名逢池、百尺陂。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。原为逢忌之薮。《左传·哀公

  • 九疑山

    亦作九嶷山。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六十里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舜“葬于江南九疑”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营水“西流径九疑山下,蟠基苍梧之野,峰秀数郡之间。罗岩九举,各导一溪,岫壑负阻,异岭同势,游者疑焉,故曰九

  • 阿布喇勒山

    又作独山、阿布兰山。即今新疆尼勒克县南阿布热勒山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4:哈什河“又西经阿布喇勒山北。阿布喇勒者在惠宁城正东,自城闉东眺,孤嶂高耸,众峰皆断。故谚曰独山焉”。

  • 盈隆县

    唐武德二年 (609) 置,属黔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南。贞观十年 (636)移治今县西南龙洋乡 (洋木桥)。先天元年 (712) 改为盈川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析彭水县置,

  • 骜山口

    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北二十二里大市圩。 南朝梁、陈间移耒阳县治此。

  • 深圳墟

    即今广东深圳市。清乾隆 《广东通志》 卷18: 新安县有 “深圳墟”。有把总驻守。1953年宝安县曾迁治于此。1979年改设深圳市。

  • 洪波台 (臺)

    在今河北邯郸县东南三十里。《韩诗外传》 卷7: “周舍死,简子如丧子,后与诸大夫饮于洪波之台,酒酣,简子涕泣。” 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