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阳砦
北宋开宝元年(968)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天水市北四十里三阳川。
北宋开宝元年(968)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天水市北四十里三阳川。
即五洲。今湖北浠水县西南长江中戴家洲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蕲水县:伍洲“在县西四十里大江中。相传伍员适吴时过此,因名”。即“芦洲(1)”。
在今陕西三原县南北二城之间的清河上。为多孔式拱形桥,桥身全用石条铁钳构成,桥面铺青石板,两侧有石雕栏杆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》:龙桥“在三原县北门外,跨清河。宋建隆四年,清河溢。有龙斗于桥下,桥圮。重建
明置,属沛县。即今山东微山县治。清咸丰元年 (1851) 沛县迁治于此,十一年 (1861) 仍还旧治。1953年于此置微山县。在山东省微山县中部偏南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13.2平方千米。人口9.
①即虞城。在今山西平陆县北。周初封虞国于此,春秋时为晋所灭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河东郡大阳县注:“吴山在西,上有吴城,周武王封太伯后于此,是为虞公。为晋所灭。”战国属魏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昭襄王五十三年(
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汝阳县: 荆河 “源出天中山。汇悬瓠池水,经城北大堤外,东流六十里,南入澺水”。
三国吴改汉寿县置,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。西晋复为汉寿县。古县名。三国吴改汉寿县置,治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崆城。属武陵郡。西晋武帝复改汉寿县。
北宋熙宁七年(1074)改万安州置,治所在万宁县(今海南省万宁县)。南宋绍兴六年(1136)废。十三年(1143)复置,治所在万安县(今海南省万宁县)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万宁、陵水二县地。明洪武元年(1
即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二十四里罝口。《宋史·吴曦传》: 开禧二年 (1206),“金遂陷大散关,曦退屯罝口……金遣吴端持诏书、金印至罝口,封曦蜀王,曦密受之”。即此。
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中和镇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5昌化军: 桄榔庵 “东坡谪儋耳无地可居,偃息于桄榔庵,林下摘叶书名以记其处”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二》: 桄榔庵 “在儋州城 (今中和镇)南。旁有桄榔
即今山西兴县西蔡家崖。1939年后为晋绥边区政府驻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