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溪镇

东溪镇

即今四川綦江县南东溪镇。元于此置东溪巡检司。明嘉靖十一年(1532)移于今赶水镇。


(1)在重庆市綦江县南部。面积153.7平方千米。人口8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溪,人口1.4万。唐初为丹溪县治所,贞观十七年(643年)撤县置东溪场,以此段��溪河(今綦江)称东溪得名。明、清为东溪里。1949年置东溪镇。2001年镇紫镇并入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甘薯、花生等。为县内白麻主产地。有化工、机械、啤酒、水电等厂站。县境中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渝黔铁路和公路经此,东条公路起点。为有名古镇,多明清建筑。(2)在重庆市忠县东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家祠堂,人口540。三峡库区淹没土地3.3平方千米,迁移 1480 人。新镇拟迁长江南岸翠村。规划1平方千米,5000 人。清宣统三年(1911年)置堑乡。1937年更名天堑乡。1958年为天堑人民公社。1963年由天堑、复兴两公社划出部分,建立东溪公社。原名钟溪,后谐音化作今名。1984年复东溪乡。1992年东溪乡大部与天堑乡合并建东溪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、柑橘、蚕茧等。有建材、砖瓦、航运、粮食加工等厂。江河可通航,有忠石公路经此。(3)在四川省简阳市境中部。面积47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溪,人口 5000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建场。因场北有东溪,故名。1949年为东溪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6年置镇。1992年江南、新合二乡并入。主产棉花、油菜籽、柑橘、梨、苹果、生猪等。有氮肥、农机、修配、酿酒、焊接材料、羽绒、制药等业。通公路。(4)在四川省苍溪县东北部。面积76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溪,人口 9100。清代兴场,因东河纳盐店沟溪水绕场,故名。1950年为东溪乡,1958年为东溪公社,1984年复乡,1987年置东溪镇。1992年桥溪、田菜二乡并入,1994年桥溪乡析出。省猕猴桃生产基地。有机修、酿造、竹木加工等厂。苍旺、桥黄公路经此。东河通航运。1933年红四方面军在此设乡苏维埃。尚存多处红军石刻标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曲木城

    即曲沭城。在今江苏新沂市西。《梁书·武帝下》:普通五年(524)十月,裴邃等“攻魏建陵城,破之。辛已,又破曲木”。又作曲沐城。在今江苏省新沂市东南。南朝梁普通五年(524年)裴邃等攻魏,破曲木,即此。

  • 福湖山

    ①又名魁龙山。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龙泉山之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 “龙泉山” 条: “其南群峰连接,最著者曰福湖山。上有狮子峰,朱子勒‘魁龙’ 二字于石。”②在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

  • 旧店营

    在今河北肥乡县东北旧店乡。《清一统志·广平府二》:旧店营“在肥乡县东十八里。有城。本朝康熙年间,县寄治于此”。

  • 祖陵

    ①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陵。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西南。《辽史·太祖纪下》: 天显二年 (927),“葬太祖皇帝于祖陵,置祖州天城军节度使以奉陵寝”。②即明祖陵。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。明洪武二十年 (

  • 义头口

    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七十里。明置义头镇巡司。

  • 鲁土司衙署

    在今广西忻城县城中和街。为明、清八寨土司鲁姓官衙。建于明万历十年 (1582)。现存之前厅照壁、大厅、头堂、二堂、长廊、西花厅等,为清道光十年 (1830) 照原样重建。毗邻为土司祠堂,建于乾隆十八年

  • 寒冰井

    在今河北南皮县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65沧州南皮县: “寒冰井在县西一里。《魏志》,文帝与元城令吴质书云: 忆昔南皮之游诚不可忘,驰骋北场旅食南馆。浮甘瓜于清泉,沉朱李于寒冰。即此井也。”

  • 南川镇

    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降南川县置,属渝州。在今四川綦江县綦江北岸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0南平军: 南川镇 “旧怀化军南川县,熙宁九年置南平军后废为镇。绍兴二十六年,准朝旨将本镇移税务在大綦市收税

  • 丽江路宣抚司

    又称茶罕章宣抚司或茶罕章宣慰司。元至元八年(1271)置丽江路宣慰司,至元二十二年(1285)改军民宣抚司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罗波半空城(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五十四里石鼓镇)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“

  • 上桥县

    元置,属定远府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二十里高镇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置上马桥长官司。古县名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惠水县东北上马司。属定远府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上马桥长官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