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陵山
即富春山。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南四十里严陵乡。《寰宇记》卷95桐庐县引《舆地志》云:“桐庐有严陵山,境尤胜丽,夹岸是锦峰绣岭,即子陵所隐之地, 因名。”
又称富春山。在浙江省桐庐县南、七里泷左岸。以东汉严光(字子陵)隐此耕钓得名。山峦挺秀,俯瞰钱塘江,景色壮丽。海拔310米,主要由贡岩、泥岩组成。山腰耸起两磐石,东西对峙,顶平如砥。相传东台为严子陵钓台;西台为南宋谢翱恸哭文天祥之地。两台之间有亭。山顶有田十余亩。山麓有严先生祠、清风轩、客星亭、碑廊、石坊等。
即富春山。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南四十里严陵乡。《寰宇记》卷95桐庐县引《舆地志》云:“桐庐有严陵山,境尤胜丽,夹岸是锦峰绣岭,即子陵所隐之地, 因名。”
又称富春山。在浙江省桐庐县南、七里泷左岸。以东汉严光(字子陵)隐此耕钓得名。山峦挺秀,俯瞰钱塘江,景色壮丽。海拔310米,主要由贡岩、泥岩组成。山腰耸起两磐石,东西对峙,顶平如砥。相传东台为严子陵钓台;西台为南宋谢翱恸哭文天祥之地。两台之间有亭。山顶有田十余亩。山麓有严先生祠、清风轩、客星亭、碑廊、石坊等。
即今河南巩义市。梁吴均《续齐谐记》:“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,生赀皆平均,惟堂前一株紫荆树,共议欲破三片,明日就截之,其树即枯死,状如火然。真往见之,大惊,谓诸弟曰:‘树本同株,闻将分斫,所以顦顇,
即今贵州兴义市西南一百四十里棒鲊镇。清于此设棒鲊巡司。
即今广东阳山县东南青莲镇。《清一统志·连州》: 淇潭堡巡司 “明洪武二年置西岸巡司,在州西北。正统四年移驻阳山县青莲水口,仍旧名。本朝雍正十年改名青莲。乾隆二十八年复移驻此 (淇潭堡),改今名”。即今
在今广东乐昌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乐昌县: 黄土岭隘 “在县东三十里,路通仁化县”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 黄土岭隘,“明初置高胜巡司防守,万历中裁”。
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即今江苏江都市西北四十二里昭关镇(戚墅庙)。民国殷惟龢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江都县有戚墅庙镇。
在今福建龙岩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平县:百家畲洞“在县南五十里,界龙溪、安溪、南靖、龙岩、漳平五县间,县正当其北,为要冲。万山环抱,四面阻塞,洞口陡隘,仅通人行。中宽广容百家,畲田播种,足以自给,
又名仙台山。即碣石山。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永平府一》:仙人台山“绝壁万仞,上凌霄汉,其台崇广”。
金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升清涧城置,属绥德州。治所即今陕西清涧县。明弘治九年 (1496)属延安府。清雍正三年 (1725) 仍属绥德州。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在陕西省北部,
一作曲笑儿泽、古泄兀儿。元汪罕夏季驻地之一。在今蒙古国和林格尔东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