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作吴头楚尾。指今江西北部一带。春秋时为吴、楚二国接壤之地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19隆兴府: 吴头楚尾,“ 《职方乘》 记豫章之地为楚尾吴头”。朱熹 《铅山立春》 诗: “雪拥山腰洞口,春回楚尾吴头。”即
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)置,治所在惠远城(今新疆霍城县南三十里,伊犁河北)。《清一统志·新疆统部》:总统伊犁等处将军“统辖天山南北各新疆地方驻防官兵调遣事务”。辖境相当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伊犁河流域和
即今越南河内市红河东岸嘉林县。《明史·安南传》: 永乐四年 (1406),张辅等征安南,“师次芹站,遂造浮桥于昌江以济。前锋抵富良江北嘉林县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112安南北江府:嘉林城“在府西南,即
亦作珠勒都斯河。即裕勒都斯河。今新疆和静县西北之开都河上游。清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1载:小朱勒都斯河“至哈尔噶图与大朱勒都斯河合,……东为开都河”。
即氶水。今山东枣庄市南峄城大沙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23沂州氶县: “承治水出县西北六十里方山之东,王莽改氶县为承治,故水有此名。”
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属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藤县境。七年 (633) 属藤州。十八年 (644)废。
1940年置,驻藏寺 (今青海同德县东南赛德)。1948年裁撤 (省府设置,未经中央政府核准)。1940年置,治藏寺(今青海同德县东南赛德)。1948年裁撤。
北宋置,属海阳县。在今广东大埔县西北三河镇。
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:建兴十四年(236),后主至湔县,“登观坂,看汶江之流”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晋“益州刺史皇甫晏至都安,屯观坂,从事何旅曰:今所安营,地名观坂, 自上观下,
即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之安宁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台登县:“孙水南至会无入若,行七百三十里。”汉武帝时,司马相如定西南夷,桥孙水以通邛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:孙水“在司北。一名长河。源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