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瞻对茹色长官司
清乾隆十一年(1746)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新龙县西北。嘉庆二十年(1815)废。
清乾隆十一年(1746年)置,治今四川省新龙县。属雅州府。嘉庆二十年(1815年)废。
清乾隆十一年(1746)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新龙县西北。嘉庆二十年(1815)废。
清乾隆十一年(1746年)置,治今四川省新龙县。属雅州府。嘉庆二十年(1815年)废。
在今四川平武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龙安府平武县:兴文阁“在府东南二十里海棠铺,山路盘束,下临急湍,置阁其上,以通行旅”。
1913年改晃州厅置,属湖南辰沅道。治所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东南老晃城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1929年迁治太阳坪 (今新晃侗族自治县)。1956年改设新晃侗族自治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晃州厅改置
在今上海市青浦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华亭县:大盈浦“旧在淀山湖东,亦直受湖水自白鹤汇达吴淞江,阔三十丈,潮沙浸入,易致淀淤。宋绍圣中,转运毛渐浚大盈、顾会二浦。元大德初复浚。泰定初,开大盈浦
①即今江西修水县西,修水北岸马坳镇。清时于此设讯。②或作牛马市。晋代洛阳市场。在洛阳城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东建春门外二里谷水南。《太平御览》卷827引陆机《洛阳记》曰:“马市在城东。”《水经·
春秋郑邑。即今河南尉氏县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陈留郡尉氏县注引应劭曰: “古狱官曰尉氏,郑之别狱也。” 臣瓒曰: “郑大夫尉氏之邑,故遂以为邑。” 战国属魏。秦置县。古邑名。春秋郑邑,在今河南省尉氏县。
即今广东新兴县西北良洞径林场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新兴县:良峒营,“《旧志》云:在县西北三十里,嘉靖三十七年设”。
①秦灭蜀国置蜀郡,西汉高帝分蜀郡置广汉郡,武帝又分置犍为郡,本一蜀国,称为三蜀。辖地相当今四川中部,贵州北部赤水河流域及云南金沙江下游以东,会泽以北地区。西晋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三蜀之豪,时来时往。”刘
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北。《宋史·吴璘传》:南宋绍兴十一年(1141),金将“胡盏与习不祝合军五万屯刘家圈”。据险自固。
亦作阿里麻里、阿力麻里。西辽属地。在今新疆霍城县西北克千山南麓。元耶律楚材《西游录》:“既出阴山,有阿里马城。西人目林擒曰阿里马,附郭皆林擒园囿,由此名焉。”即此。后为察合台汗国都城。相传在16世纪初
明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望奎县西南呼兰河中流与通肯河之间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