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贺塘
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 19: 临贺塘 “在城东三十里。屈曲一十里,灌田二十顷,梁临贺王萧正德理田于此,因以为名”。
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 19: 临贺塘 “在城东三十里。屈曲一十里,灌田二十顷,梁临贺王萧正德理田于此,因以为名”。
在今河北正定县城内常胜街西侧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(540),原名净观寺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)改称解慧寺。唐乾宁五年(898)重修,改称开元寺。现寺已毁,仅存砖塔和钟楼各一座。开元寺塔原名须弥塔,
即今四川三台县东北秋林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乾宁二年 (895) 十二月,“华洪大破东川兵于楸林,俘斩数万,拔楸林寨”。即今四川省三台县东北秋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二年(895年),“华洪大破东川兵
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东南七里。为清代著名文学家、《聊斋志异》 的作者蒲松龄故里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部。属洪山镇。人口1220。建村宋代,初名三槐庄,以村内有古槐三株得名。明初以村东有井,井
十六国前凉置,为武兴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七十里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十六国前凉置,治今甘肃省武威市西北。为武兴郡治。西魏废。
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四里湘江南岸浯溪。唐代诗人元结作铭,季康、瞿令问、袁滋用不同篆体书写刻石。大历六年 (771),颜真卿将元结作的 《大唐中兴颂》 写成楷书大字刻于崖壁。高3米,宽3.2米,共二十二行
宋代东京城(今河南开封市)北面东来第一门。原名酸枣门,五代梁开平元年(907)改名兴和门, 后晋天福三年(938)改为玄化门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乾祐三年(950),郭威南下,汉军皆逃溃,“帝策马将还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唐兴县置,属建州。治所即今福建浦城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01浦城县: “以城临浦”,故名。宋属建宁府。元属建宁路。明、清属建宁府。1913年属福建北路道。1914年属建安道。1
明崇祯八年(1635)设,即今广东曲江县西白土。明崇祯八年(1635年)置,即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西白土。
东魏天平元年(534)析荥阳郡置,属北豫州。治所在西城皋县(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荥阳市西部和巩义市地。北齐移治荥阳县(今荥阳市),辖境略有扩大。隋开皇初废。东魏天平初置,治成皋
即今江苏六合县北马家集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六合县图:北有马集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六合县:“马家集在北,接安徽天长县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