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义宁县

义宁县

①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(450)置,属新会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开平市西北天露山东。隋属南海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属冈州, 开元二十三年(735)属广州。北宋移治今新会市西南,太平兴国二年(977)改为信安县。

②南齐置,属义安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。后废。

③南齐置,属武昌郡。寄治鄂县(今湖北鄂州市西南)。后废。

④北魏建义元年(528)置,属义宁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安泽县北二十六里和川镇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和川县。

⑤五代晋天福八年(943)升归义场置,属桂州。治所在广西临桂县西北五通镇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,次年复置。南宋属静江府。元属静江路。明属桂林府。民国初属广西桂林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1年并入临桂、灵川二县。

⑥1912年改义宁州置,属江西省。治所即今江西修水县。1914年改为修水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南朝宋元嘉六年(429年)置,治今广东省开平市西北天露山东。属新会郡。隋改属冈州。唐天宝初属广州。北宋时移治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西南小冈镇,属新州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改信安县。(2)北魏建义元年(528年)分禽昌县置,治今山西省安泽县北和川镇。属义宁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属晋州。十八年(598年)改和川县。(2)古旧县名。五代晋天福八年(943年)升归义场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西北五通。属桂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废,六年复置。南宋属静江府。元属静江路。明属桂林府,隆庆五年(1571年)改属永宁州。清属桂林府。(3)旧县名。1912年由义宁州改置,治今江西省修水县驻地义宁镇。因与广西省义宁县重复,1914年更名修水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唐湄店

   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唐梅村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》: 唐湄店 “在唐县西北四十里,路通倒马关,南北山路崎岖。本朝康熙三年设兵防守,后移镇关厢”。

  • 百顷泽

    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二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兴平县:百顷泽“周回十六里,多蒲鱼之利”。

  • 采山

    ①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3汶上县: “采山在汶上县东北三十五里。与县北三十里坦山相接,皆出沙金。”②在今云南个旧市北。两汉称采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贲古县: “北,采山出锡。”

  • 朱阳镇

    ①即今河南灵宝市西南七十里朱阳镇。隋于此置朱阳县。蒙古至元八年(1271)废为镇。②一名朱阳关。即今河南卢氏县东南七十四里老灌河北岸朱阳关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河南省灵宝市中南部。面积780.2平方千米

  • 西平城

    十六国汉置,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北四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永嘉六年(312),汉主刘聪以“济南王骥为征西将军,筑西平城以居之”。即此。十六国汉嘉平二年(312年)筑,在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北。《晋书·刘聪载

  • 采 (採) 铜川

    在今陕西富县西北。东南流入洛河。《元一统志》 (残本): 石脂 “采铜川有一石窟,其中出此,就窟可灌成烛一枝,敌蜡烛之三。至元七年, 上司移文封, 至今不采”。

  • 云雾山

    ①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舒城县:云雾山在“县南四十里。山高耸, 云出必雨”。②在今湖北蕲春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蕲州:云雾山在“州北七十里。山高耸尝有云雾”。③又名云浮山。即今

  • 法歪纳

    大理国会川府。在今四川会理县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 卷下: “汉名会川县,蛮名法歪纳。”

  • 安陆郡

    南朝宋孝建元年(454)析江夏郡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安陆县(今湖北安陆市)。南朝梁为南司州治。西魏大统十六年(550)为安州治。北周大象初为郧州治。寻复为安州治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三年(607)复置。辖境

  • 下龙司

    清雍正三年(1725)置下龙土巡司,属太平府。治所即今广西龙州县。七年(1729)废,移太平通判驻防。乾隆五十六年(1791)改为龙州厅。